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海水稻”三亚过冬 最快明年下半年端上百姓餐桌

  青岛“海水稻”三亚过冬
  1200份材料正分批进行播种和田间插秧,将于明年四五月份陆续在全国各基地播种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记者12月26日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获悉,今年的青岛“海水稻”(耐盐碱水稻)南繁育种于10月份在海南三亚拉开序幕。目前,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正根据南繁计划,分批进行育种材料的播种和田间插秧工作。
  记者了解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三亚南繁基地占地90余亩,今年开展试验的南繁材料约1200份,分布在近20亩试验田中,主要是耐盐碱、耐旱水稻以及杂交水稻加代育种,剩余70亩用于种子的扩繁。“这批插秧的水稻材料有我们为进行种质资源储备和更新的小材料扩繁,有为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来开展杂交试验的科研材料,有从其中筛选优良单株的加代材料,为观察评价品系稳定性的鉴定材料,有进行品种审定的参试材料种子扩繁,也有原种增量的种子繁育,有正季制种后取样种植的纯度鉴定试验材料等。” 正在南繁基地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种业推广经理张书艮介绍。
  以往培育一个水稻新品种,从杂交到审定最少需要八至十年,通过南繁则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品种推进步伐。同时,还有利于种子纯度鉴定和品种(品系)扩繁,通过两地种植,提高了作物的广适性、丰产性及抗病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19年夏秋季,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青岛等地进行了大量的水稻耐盐碱鉴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张书艮介绍,明年四五月份水稻收获后,种子将主要用于继续在三亚加代南繁育种,加快育种进程;有些材料进入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有些材料进入中心内部的多点预试,如在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进行粳稻耐碱测试和预试;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粳稻耐盐测试和预试;在广东、广西等沿海测试点进行籼稻耐盐测试和预试;部分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常规和分子育种,加速稳定成为品种;部分材料进入各个耐盐碱改良基地试种,以测试耐盐碱性、丰产性和米质等。
  “今年是区域试验的第三年,已经从黄海地区和北方组报了7个品种参加审定。没有问题的话,最快明年3月至5月就可以通过国家审定,预计至少会有1个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审定,然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老百姓吃上‘海水稻’,要到明年的下半年,因为通过国家审定后,水稻还需要5个月左右的生长周期。”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副主任李继明博士说。

发表于 2019-12-27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青岛208米高楼项目烂尾调查:违规拿地办证
    • 官宣!青岛国际啤酒节7月19日开幕!活动安
    • 青岛通报4起“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办理
    • 出行注意!青岛这些路段施工,周边交通组织
    • 18亿元!青岛成功发行2024年第二期新增政府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7-1 02:57 , Processed in 0.1204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