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目前,全市“四减四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减四增”工作既是强化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为此,本市于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印发出台《青岛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5大方面19项量化指标和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落后和过剩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等4项工作任务。
2018年本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31万吨,比2017年削减4.26%;氨氮排放量为1.10万吨,比2017年削减4.64%。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10万吨,比2017年削减4.04%;氮氧化物排放量为8.80万吨,比2017年削减5.92%。2018年,本市市区PM2.5浓度达到3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85.0%,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为近六年以来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具体举措
节能环保产业营收约138亿
加快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滚动推进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制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行动方案,实施“1045”行动。出台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提出以“956”产业为基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本市8大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本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形态逐渐丰富。2018年,节能环保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亿元。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89家,现代农业园区935个,农民合作社1.3万家,“互联网+”农业电商企业52家。完成3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创建5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
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结构布局。摸清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和氯碱七大高耗能行业现状,分行业制定高质量发展方案,按照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要求,统筹确定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时间表,优化整合、集约发展。
推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推动煤炭压减,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和机组。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1361.5万吨,同比下降23.1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本市的煤炭压减任务。
加快推进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完善清洁煤炭保供体系。加强对使用清洁煤炭和环保炉具用户政策扶持,平均每吨洁净型煤补贴500元,每台环保炉具补贴500元。
积极落实新能源发电政策措施,目前,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建成投产全省最大风电场青岛海西项目,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5.23亿千瓦时。
出台国际班列物流代理企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2018年全市海铁联运箱量完成115.4万箱,同比增长48.7%,连续4年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开通集装箱海铁营运线路40条,基本形成了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完成机械秸秆还田600万亩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量增效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播种)达825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52万亩,完成绿色防控示范区95个,辐射推广面积161万亩,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360万亩,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补贴面积90多万亩。
扎实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青贮等技术,2018年完成机械秸秆还田60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08%。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配建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2613处,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25%。推进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全市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800万个,无害化处理率100%。
下一步,“四减四增”工作将按照2019年明确的任务,突出主攻方向,重点在煤炭消费压减、减少公路运输量、高耗能行业治理、报废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农村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加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