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市委明确提出城市对标方向,到党政考察团在南国之滨刮起“青岛旋风”,再到各区市、各部门分别对标找不足、立说立行大提升,“学深圳、赶深圳”无疑是本市当下最热的关键词。就在政府部门层层力推、狠抓落实的同时,岛城众多民营企业家也深受鼓舞,纷纷搭乘学赶深圳的快车。前不久,岛城20位名民营企业家组团赶赴深圳,与当地的企业当面交流,深切感受到了对方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半岛记者近日采访了其中几位岛城企业家,请他们分享了此次深圳之行的收获和感悟,以期为岛城近130万民营经济主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渴求突破 一提去深圳考察争相报名 组织发起此次青岛企业家赴深圳学习考察的,是青岛鸿裕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思刚,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执行秘书长。作为中国商界高端人脉的深度社交平台,正和岛已经会聚了7000多位亿级以上企业家,他们学习意愿强烈,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渴望带领企业完成转型突破。
鸿裕吉在轨道交通机客车配套领域深耕了20多年,为轨道交通行业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可以说是该领域的“隐形冠军”。近年来,在稳固主业的同时,秦思刚也开始尝试在其他领域取得一些突破。而借助正和岛这个平台,秦思刚经常通过正和塾、公开课、品牌活动等与其他企业家建立密切的交流,大家常常在一起讨论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教训,以及进行业务合作上的探讨。
“青岛市委提出学赶深圳的目标后,我们都备受鼓舞,觉得民营企业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机遇。”秦思刚认为,政府部门全面学赶深圳,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而企业要实现更好发展,最终还是要提升自身修为,苦练“内功”。就在4月19日,正和岛上海岛邻机构主席、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要在深圳举行公开课,国内多位重量级企业家出席,就企业如何破局支招,吸引了不少青岛乃至山东企业家的关注。于是秦思刚提议,借参加公开课之机,大家一起到深圳集中考察学习,得到了众多企业家的积极响应。最终,主动报名参与的近30人考察团中,青岛企业家占了20多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涵盖了制造、物流、文旅、纺织、建筑、健康等,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见,青岛企业家学赶深圳的热情都很高。”秦思刚说。
短短3天的行程里,除了聆听公开课以外,20多位岛城企业家还马不停蹄地到深圳当地企业参访交流,深入学习当地企业家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大家一致觉得深圳此行收获满满。
深圳印象 深圳企业家创新意识强 “其实我们一直在学习深圳的同行,这次近距离接触之后,还是感觉很震撼。”山东万达嘉合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说。
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李建华,1997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青岛旅游行业,见证了岛城旅游行业的风云变幻。2009年成立青岛中青旅国际旅行社以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企业先后赶上了两次“风口”。一是2014年,李建华带领团队签约北京万达旅业投资有限公司,加入了万达集团,实现了平台化运作,“背靠大树好乘凉”。二是借着近两年青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机遇,李建华陆续对传统的旅游业务转型升级,为中高端人群提供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还进军影视服务和酒店行业。在东方影都运营管理的万达嘉合影视公寓,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今年还建设了以咖啡和影视为主题、四星级标准的喆啡酒店,助力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发展。
然而,在与兄弟公司深圳中国国旅对标对比之后,对方每年持续30亿元以上的营收规模,仍让李建华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差距。“这让我们意识到,提供‘一级棒’的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传统的旅行行业仍大有可为。解开了我心头的一些困惑。”李建华认为,深圳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很强,对从事的行业有深度思考,整合资源的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能快速把握行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和路径。
“这次考察的深圳企业,虽然有的才创办了三五年,但自身定位和发展思路都很清晰,发展的势头也很猛。”李建华说,除了创新意识外,深圳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在他看来,深圳企业家普遍都很有亲和力,街头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餐厅、茶舍,都能让顾客感到服务上的温暖。“这跟企业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交流中李建华发现,哪怕是规模较小的深圳企业,也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年轻的企业家,提及道家思想、儒家文化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并能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让人直观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底蕴。
年轻企业家很善于学习 加入正和岛3年多的时间里,秦思刚结实了全国各地不少的优秀企业家。在他的印象中,深圳乃至南方的企业家,相对来说更加年轻化,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意愿,也很善于学习。“很多企业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的年轻人掌舵,思维很活跃。”秦思刚认为,这与深圳年轻活力的城市特质,以及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相互融合并彼此成就。
“这些年轻企业家的魄力和格局,很让人佩服。”秦思刚说。以此次他们考察的其中一家企业——华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是移动通讯领域国内领先的智能主板核心方案解决商,才创办10年,业务已经覆盖了欧美地区和亚洲各国。尽管企业的规模眼下只有二百多人,但已经在考虑到未来的全球布局,目前在印度和美国达拉斯等地,都设立了工厂或分公司。
另一家专注于做企业购电商平台的深圳市云中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给岛城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起步于2001年的企业,如今已跻身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负责人董辉同时也是正和岛广东岛邻机构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提到自己企业的成功法则,董辉总结为:简单而有持续性的业务模式,简洁而又高效率的管理路径,以及有趣而又高收入的幸福团队。
“深圳企业家善于探索立体化的商业模式和战略目标,从而不断去执行和落实。”秦思刚认为,这正是得益于不断学习的结果,企业家突破了平面化的思维方式,在见识上远远超越了同行。
与秦思刚一样,青岛天使驿站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全朋,也对深圳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感慨不已。在专注于欧洲家纺进出口业务多年、规模逐步稳定以后,王全朋计划在外贸加工的基础上向供应链延伸,进军国内孕婴童行业,为此专门创建自有品牌天使驿站,计划推出以壳聚糖纤维为材料的高端生态功能性孕婴童产品。
“筹备新的业务板块期间,我越来越意识到,不断学习和积累,是一个企业家保持成功的不二法门。”王全朋认为,在与深圳企业家交流时明显能感觉到,对方普遍保持着谦卑的姿态,不以企业规模大小论英雄,善于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点。这也使得他们敢闯敢干,做人做事更有大局观。
建言献策 人才多培养,政府勤服务 提及此次到深圳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少岛城企业家都希望,青岛能在人才培养、政务服务、金融授信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缺乏合适的电商人才,是眼下我最头疼的问题。”王全朋介绍,他将要推出的孕婴童产品,本计划线下实体店和线上同时发力,早在一年多之前已搭建好了电商平台,然而却迟迟招不到合适的电商板块负责人。“符合要求的人才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及江浙一带,对方一听工作地在青岛,即使开出了比当地更优厚的薪资,也不愿意来。”王全朋说,以至于很多人建议他在南方另外设一个专门负责电商运营的总部,实行双总部管理。
秦思刚也建议,青岛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深圳云中鹤科技公司考察时,公司负责人提到,不断有新员工前来开具入职证明,询问后得知,该公司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有政策,凡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只提交学历证书和入职证明,孩子就能在该区的重点中学和小学就近入学,根本不需要房产、户籍等其他条件,“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更加简单便捷”。
青岛鸿亚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轶,则十分羡慕深圳同行在金融授信方面所得到的“优待”。这家从青岛起家成立近20年、能提供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国际物流供应商,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分支机构以及海外30多个国家的代理服务网络。“我们每年营收规模上亿元,在青岛港还有5万余平方米的仓储库,但能从银行获得的金融授信额度很低。”黄靖轶说,而一些营业额与业务量远远比不上自己的深圳同行,在当地却能获得2000万元的授信。
就在刚刚举行的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主旨演讲中提到,“让企业家感到舒服,就是政务服务生态的至高境界。青岛致力于创造这样一种让大家感到舒服的政务环境”。提到岛城眼下掀起的“学深圳、赶深圳”热潮,接受半岛记者采访的民营企业家表示,他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在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等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记者观察 优秀企业家为啥个个爱学习? “物有所不知,智有所不明。”很难想象,国内那些优秀企业家,尤其是把企业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境界的,仍通过各种方式孜孜不倦地学习。此次青岛民营企业家组团到深圳参访考察,不少人被当地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所折服。本报记者梳理发现,青岛本土企业家中也不乏勤于学习的代表,而从“学深圳,赶深圳”到15个攻势的公开答辩,青岛也在着力打造学习型政府,当商界和政界的学习意愿水乳交融时,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青企掌门多好学之士 提及青岛海尔,似乎无人能绕开张瑞敏。但很少有人知道,张瑞敏的生活完全被企业和读书填满,读书也许是他不断学习的主要途径。1949年出生的张瑞敏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应酬,爱好是读书和与专家恳谈。有人曾经问张瑞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是学习和读书。
张瑞敏精力充沛,再忙也要坚持天天读书。他平均一周会看两本书以上,一年下来大概要看一百多本书。有人统计,张瑞敏2016年在公开或内部的演讲中,至少提及了51本书、7本杂志、1份报纸和1篇文章。至今,网上还流传着一张张瑞敏在机场候机时读书的照片。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2017年1月29日,周厚健对集团核心成员推荐《GE首席学习官:移动互联时代需要怎么组织学习》一文,并连发动员令:海信如何顺利到达下一站?唯有学习和变革!彼时,执掌海信25年的周厚健在企业内部也不厌其烦地告诫下属:企业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的成长速度取决于学习的速度。
2017年3月27日,在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第三期新学员开学典礼上,青岛凯丰创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与马云等大佬站到了一起。在湖畔大学已录取的5期共200余位学员中,他被誉为整个湖畔唯一一个“会种地的农民”。这个把生菜卖到全球的莱西农民,在杭州学习了两年“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选择好的平台终身学习 “高目标、抗打击、爱学习,是成功企业家的三大法宝。”联想总裁柳传志曾经这样公开说过。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认为,成功企业家最大特点是善于学习。“对企业家来说,未来不在于预测,而在于认知。”正和岛首席管理学家、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教授陈春花认为,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的思想力和领导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案例证明,学习是突破个人成长和实现企业发展最有效、最可持续的一种方式。
当前,市场正面临重重挑战,考验着中国企业家。外部市场环境的压力和企业内部变革升级的压力,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境况下,更需要企业家修炼内功。因此,面向企业家的交流渠道和学习平台也日益多样,除了以往国内高校举办的各类商学院外,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在建立自己的商学院,试图为国内的优秀企业家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介绍,作为国内高端企业家的深度社交平台,正和岛旗下的正和塾也是基于学习、深度社交的最小社群,是实现企业家深度学习、持续陪伴、共同成长的适配型企业家智囊团。通过对会员企业的规模、行业、会员个人兴趣、性格等维度进行匹配,按照8至15人的规模,形成跨行业、跨代际、跨区域、跨界交流的固定学习小组,让“与对的人在一起陪伴、分享、共建”,成为企业家的终身学习方式。截至2019年3月,正和塾已覆盖上千名亿级以上的正和岛企业家,形成长期学习小组近百个。“我们发现,成功企业家学习的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史船说。
政商皆学才能良性互动 事实上,不光是优秀的企业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青岛更是走在了前列。
2019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青岛也建立了正局级以上干部参与的“青岛学习”微信群,利用这个园地沟通、讨论、切磋,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共同提高。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也多次强调,思想力是主要领导的第一领导力,要善于综合分析、归纳推理、研判提炼,从全局与战略出发,对当下事物提出解决思路方法。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首先要提升党政干部的思想论和方法论,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营商环境研究专家、正和岛研究院执行院长施星辉认为,无论是“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还是目前青岛市正在开展的15个攻势公开答辩,其实都是政府部门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只有政界和商界共同学习,齐头并进,才能在重大事项上形成共识,形成良性互动,更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
2019年6月20日至22日,青岛市政府将联手正和岛举办2019创变者年会暨岛邻大会,届时全国2000多位亿级以上企业家将会聚青岛,共同探讨关于“创变”的时代话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将举行关于“学深圳、赶深圳”的企业家专场讨论。届时,半岛城市高光时刻等政企深度对话环节,将成为青岛政商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