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一直以来都是招聘的关键时间,不少企业会在此加大招聘力度,为来年的用工提前储备人才,因此人才流动也最为频繁。
齐鲁人才网作为山东省本土求职招聘网站,其所属的齐鲁人才研究院,利用平台大数据优势,于近期发布《2018山东秋季人才流动报告》,(本报告样本数据包含正在发生流动的17地市职场人数据及目前在山东就读的2019届毕业生)对山东省人才流向地区、流向因素做出详细分析。
省内城市比拼
青岛吸引力不及济南
备注:人才吸引指数为当地实际人才净流入量与全省人才流动数量的占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已日趋活跃,鉴于山东人普遍“恋家”,因此有87%的人才流动是通过省内流动完成的,为此我们通过17地市的人才流动轨迹也能看出各区域城市的人才吸附能力。由上图可见,济南、青岛、潍坊、济宁四地人才吸附力较强,其人才吸引指数分别为15、10.9、6.7和6,也就是说仅以上四座城市就“瓜分”了全省近4成人才。
通过人才流动轨迹来看,德州、泰安、莱芜、淄博、滨州、临沂六市求职者流动首选济南,潍坊、日照、烟台、济南四市求职者流动首选青岛。
济南、青岛作为山东省“三核驱动”的两大核心,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且两地岗位发布量始终位列全省前两名,工作机会更多,此外两地也是省内仅有的职场平均薪酬突破6000的城市,虽然生活成本也相对更高,但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依然阻止不了广大求职者的步伐。
秋招季,2019届毕业生
意向留山东不足两成
山东省作为国内高校聚集地,拥有众多高校及庞大的毕业生资源,面向2019届毕业生的秋季校园招聘已经开始,高校已成为抢夺人才的主战场,为此齐鲁人才网也调查了2万名山东2019届毕业生,通过毕业流向可见,山东省已沦为“人才输出”大省,2019届毕业生中选择留在山东的人数仅占17.7%,已不足2成;而江苏省已成第一流向地区,其占比已高达19.1%;浙江省对山东毕业生吸引力也相对较强,其占比为18.3%;“北上广”作为传统优势地区,人才吸附能力依然较强,其占比分别为10.8%、7.8%和8.7%。
计算类已成人才流失重灾区
上图为齐鲁人才网分析的不同学科门类的山东2019届毕业生流出情况,当前,计算机类已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其占比已达到了20.6%;电子信息类以15.8%的占比位列第二;经济学类、电气类流出人数也相对较多,其占比分别为11.7%和10.9%;其他学科门类流出人数占比较为平均,化工与制药类和设计学类流出人数相对较少,其占比仅为4.6%和3.2%。那么广大毕业生究竟因何种因素纷纷选择逃离山东?
送钱送户口不再是核心竞争力
产业发展才是首要因素
近年来,各地市间的“抢人大战”已日益激烈,“抢人”不再是一二线城市的专利,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加入其中,一系列送钱送户口的人才政策无一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西安市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人才政策出台以来,目前已经吸引55万余人前来落户。那么山东2019届毕业生的流出是否与当地相关人才政策有着直接影响?
其实不然,通过上图可见,仅有15.9%的毕业生因当地人才政策选择外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疑更看重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地区发展潜力,送钱送户口不再是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才是首要因素。而山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相关行业发展长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机械类毕业生流出人数远小于计算机类毕业生了。另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毕业返乡及当地就业机会的多少也是当前毕业生流出的主要因素,但是占比已相对较少,分别为13.2%、10.9%和6.7%。
山东增加人才存量
务必“北引南截”
本省人才的留存和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及一直是各地市抢人最关心的要素,而通过上图可见,山东人才流向北京人数最多,其占比为21.2%,江苏省作为山东邻省其流向人数占比已达到14.3%,上海、浙江、广东五地流出占比也相对较多。总体来看,流出地区中,仅北京、天津两地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城市”,山东人才外流依然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山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对其他省份人才同样存在较强的吸附力,通过上图省外流入占比可见,黑龙江、河北、河南三省流入山东人才最多,其占比分别为18.1%、10.5%和8.3%。其他省份占比相对较为平均,基本维持在5%左右,就所属地域来看,山东省对所属北方省份人才吸引力较强,因此山东省要想增加人存量,就务必要做好人才的“北引南截”。(整理自齐鲁人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