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记者从1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市发展改革委、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研究制定十项措施,从三方面发力,加快推动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以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聚焦“不限电、少停电、多用电、用绿电”,推动实现“供电质量好”。坚持“电等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夯实电力保障的坚实电网物质基础,常态化运行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政企联动足额构建需求响应资源池,确保“不限电”;应用“带电+发电”等技术,实现计划停电“能带电不停电”,力争“少停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推行电能替代,打造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示范案例,分行业推行工业电窑炉、农业电气大棚、商业全电厨房等技术,推动“多用电”;为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等高效并网做好服务,积极宣传国家绿电绿证政策,助力“用绿电”。
聚焦“举措多、速度快、质量好”,推动实现“服务品质好”。深化电管家、电保姆、电小二、电博士“四电”服务矩阵,以多举措的服务满足重大项目、社会民生等不同用电需求。聚焦重点项目、特色产业,超前开展电源接入系统方案、供电方案研究,及时做好配套电网工程规划、立项和建设,服务企业“入驻即接电”,同时贯通政务与供电业务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线上“一链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不断提升服务速度。深化“分析—改进—评估—提升”服务质量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价、用户回访等方式动态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聚焦“省心、省钱、省时”,推动实现“用户感知好”。全面推广供电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电力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深化应用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和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联合受理、联合踏勘、联合审批,让用户更省心。全面落实“三零”“三省”惠企举措,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符合青岛延伸投资政策条件的10千伏及以上项目,电力外线工程投资至企业建筑区划红线,让用户更省钱。优化网上国网App功能,高压用户供电方案辅助编制、竣工云上验收,掌上随时查看办电进度,推进基本电价计费方式变更等8类业务“即办即结”,让用户更省时。
近年来青岛持续优化电力保障服务,电力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青岛全社会用电量683亿千瓦时、电网最高负荷1339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度电GDP”24.41元/千瓦时,电力支撑发展成色更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