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城市书房”:公共文化空间新地标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25年底将突破百家——

青岛“城市书房”:公共文化空间新地标

四月芳菲,正是读书好时光。一处处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体现着青岛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暖心的人文温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覆盖青岛十区市的城市书房,更是成为市民游客走进城市文化生活,触摸青岛文化脉络的美好之境。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83处城市书房,总面积2.6万平方米,图书数量近60万册。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书房将突破百家。以城市书房建设为抓手,青岛市正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打造公共文化空间新地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文化设施供给质量,在盈盈书香中汇聚文化强市建设的持久力量。

触手可及

走进位于市北区昌邑路的青岛市城市书房市北区分馆,被图书环绕的“沉浸感”让很多读者深受触动。这处城市书房分为上下两层,2500余平方米的开放式阅读空间简洁明亮,3万余册图书陈列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木制书架上。舒适的阅读区内除了公共区域,还设置了私人阅读区域;学习自修区内,整齐的木质书桌、复古的绿色台灯,营造出沉静的阅读氛围。此外,书房还有儿童绘本区、隔音自习室、咖啡区等特色区域,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书房依托市北区图书馆昌邑路馆改扩建工程建设,目前每周开放时间66小时,每周开放6天,从早9时延时服务至晚8时,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服务读者20余万人次,高峰期单日服务读者近2000人次,日常多数时间单日服务读者超过500人次。我们还策划了‘传承经典·开讲有益’名家讲堂、‘星光书伴’晚阅读两大品牌活动。”市北区图书馆馆长纪君尚介绍。书房还引入了电子书阅读器、听书机、儿童互动电子百科全书机等智能化设备,依托领先的智慧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更新图书在馆位置,帮助读者更为便捷地找到图书,大数据还能为书房精准化服务提供依据和方向。

青岛市城市书房市北区分馆在口口相传中“出圈”,是青岛创新打造城市书房的一个缩影。青岛市城市书房功能完整、分区明显,设施齐全,每处城市书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5000册,与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尤其是注重加强智慧书房建设,实施业务数据网络监控,阅读服务数字化管理,让公共文化服务在“最后一公里”触手可及。

多元模式

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青岛掀起了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新热潮,城市书房建设列入青岛市市办实事。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青岛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打破了运营主体局限性,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市场化运营,打造不同主题城市书房,激活空间内生动力,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触达面。

夜幕降临,走进位于市南区大沽路35号的筑美印象酒店,人们的目光不自觉地便会落在书上。在这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特色建筑内,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筑美印象酒店打造了24小时自助书房。徜徉其中,手捧一本好书,鹅黄色的灯光默默陪伴读者,让人倍感温馨。作为全市首家“图书馆+酒店”模式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处书房将公共文化服务与企业的住宿、咖啡等业态相融合,弥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相对固定的短板。

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引入青岛市慈善总会“爱基金”,共同建设“爱空间·看见”“爱空间·遇见”两处城市书房,后续将通过第三方运营,实现城市书房资源共享、自治管理。

青岛城市书房建设还引入“书房+”融合发展模式,与书店、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探索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新模式。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渭河西路城市书房联合山东科技大学、致远中学,通过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优化阅读指导和阅读服务。李沧区九力城市书房,依托九力国际教育综合体,发挥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引导家庭热爱阅读、文明阅读。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新华书店将“您读书我买单”活动扩展到城市书房,满足广大读者个性化、多层面的阅读需求。

从规划、布局来看,青岛市城市书房建设充分体现开放包容理念,注重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服务半径、人员流量、交通等因素科学布局,选择位于主要街道、大型社区、繁华商业街、景区公园、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人口集聚区域的沿街用房。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老旧街区改造选址,盘活存量、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赋美城市

浓郁的“书香海岸”,流淌着迷人的文化气息。放大地区特色人文景观,不断完善海滨阅读、文旅消费等设施和服务,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串联海岸文旅优势资源,在沿海一线建设11处城市书房,打造了具有人文内涵、海洋特色、城市特质的沿海“城市书房群”,已接待读者6.5万人,发放旅游咨询服务材料3万余份,有效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ad6bb0cb-bd90-4254-8302-466f0bad3546.jpg

崂山区图书馆创新园分馆。王雷 摄


构筑综合性高品质公共文化新空间,多元化文化艺术资源为青岛城市书房建设注入力量。胶州市空港城市书房专设非遗展示区,定期展示体现胶东地区特色的糖瓜、脂渣、剪纸、腰鼓等各类产品,展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莱西市状元楼城市书房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公益讲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推进城市书房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打造有内涵、有温度的文化服务阵地。即墨区北安街道新都社区城市书房紧邻4所幼儿园和中小学,针对未成年人较多的情况,该书房与辖区艺术学校合力打造“放学来吧”艺术培训项目,通过场地换服务的方式免费面向青少年开设舞蹈、古筝、美术等多种培训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通讯员 曲丹)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关键节点再出发,崂山区这场大会擘画城市更
    • 7号线二期、15号线刷新进度条 即墨主城区迈
    • 青岛发放消费券超百万张 直接拉动消费过亿
    • 青岛持续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 建成浮山全民
    • 刘富华已任青岛啤酒集团副总裁、青岛饮料集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5-4-15 15:48 , Processed in 0.12144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