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青岛搭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邻里活动平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构建以德为邻、与邻为善的新型邻里关系——

邻居节20年:从“百家宴”到“共治共享”

系列活动持续15天,5大类60项精选特色活动邀全市市民共同参加

邻里一家亲,同心建和谐。6月17日下午,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北区委主办的“崇德尚礼·里仁为美”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兴里启动,现场发布5大类60项精选特色活动,邀请全市市民共同参加,共建幸福和谐社区。当日,市南区、城阳区、即墨区等区市邻居节活动同步举行。崂山区、西海岸新区等区市邻居节活动也将陆续开展。


782f9709-1fc2-453d-937e-07443ed3d900.png

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各区市特色文化社区登台推介。


市北区是全国邻居节首创地。2004年,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小市民孙睿涵在一次“童眼看世界,关注身边事”的金点子采集活动中,提出举办“邻居节”的倡议,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居民群众的响应,市北区海伦路街道、海伦路社区举办了第一届邻居节。如今,这一节日已从市北区扩展到全市,成为青岛市民共同的节日。不仅如此,杭州、成都、南京、广州、福州等城市也纷纷组织举办“邻居节”“邻里节”,邻居节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如今,邻居节已经走过20个年头,成为青岛的一张文明名片。这20年来,邻居节有哪些变化?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又是如何赋能城市发展的?


平台作用凸显,邻居节融入日常

青岛邻居节20周年系列活动将持续15天,在此期间,不仅缘起地市北区将组织百家宴、民生服务大集、社区议事、非遗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邻里活动,其他各区市的街道、社区也将开展共千余场次的“邻里学”“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等特色活动,聚力打造一场具有浓厚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邻里盛宴。


“现在的邻居节活动太丰富了,单是自己所在社区组织的都逛不过来。还记得首届邻居节,我们社区组织了趣味运动会、百家宴。当时,大伙儿都刚搬进小区,住上楼房,邻里之间不太熟悉,通过邻居节一下子都熟络起来了。”首届邻居节组织者、海伦路社区原党支部书记王宏志回忆道。


正如王宏志所说,如今的邻居节活动精彩纷呈,堪称一场全龄段参与的“派对”。如,市南区将开展红色观影、志愿服务大集、法律援助服务、主题展演、“够级”比赛等活动;崂山区首届睦邻市集火热“开集”,现场将设置志愿服务区、山海市集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生活服务,售卖特色农产品,还将推出“福运连连”大闯关全家福打卡等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氛围。


扎根城乡基层、立足社区楼院的青岛邻居节,正在搭建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邻里活动平台,以此弘扬崇德尚礼的优良传统,传递邻里相亲的温暖情义,使社区更有暖意、城市更有温度、市民更有归属感。当然,通过这一平台传播的不仅仅是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还有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普法知识等。


此外,邻居节期间举办的这些活动,已不仅仅独属于邻居节,历经时间的沉淀,因邻居节而组织的活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让更多人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社区工作者的日常议题,“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甚至已成为多数社区的常态。


与传统邻居节相比,不少社区还根据实际创新邻居节活动。比如,市北区鲁信长春社区是个拥有99个楼座的“PLUS版”大社区,主打“和”文化,居民们可以春采花、夏习茶、秋赏月,冬天还能围炉学手造文化;市南区大学路社区创新开展音乐节、星星市集,在探索年轻群体社交“破圈”上颇有心得。

“邻动力”澎湃,基层治理更顺畅


“邻里和睦一家亲”是邻居节的题中之义,但邻居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市北区不断丰富拓展邻居节内涵,依托邻居节为群众搭建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协商议事、开展社区自治等平台,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当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主动构建起以德为邻、与邻为善的新型邻里关系,基层治理就变得顺畅起来。


这也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次邻居节上,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开展的民生服务大集,即墨区开展的“文化技能小院”志愿服务、“议安居”邻居有事您请讲、“新都520”圆桌议事会“C”位上面唠家常等活动,就是邻居节在议事协商、互助帮办新场景上的延伸,其目的就是培养社区居民共治共享的意识。


依托邻居节,市北区还发现了一批群众中的带头人、热心人,这些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过硬的党员和群众,成为社区“两委”、网格员和楼长候选人。在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过程中,一批从邻居节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基层党员,成功当选为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提出邻居节“金点子”的孙睿涵,毕业后也投身社区工作,在海伦路街道安达路社区为左邻右舍热心服务。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每天都在和居民打交道。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和邻居们熟悉后,邻里之间鸡毛蒜皮需要调解的事,两边一说和就解决了;邻居们相互之间的熟络,也使得大家在遇到冲突时,能温和地沟通。”孙睿涵说。由此可见,当初仅仅是想让大家走出家门、互相熟悉的邻居节,已经发展成为改善民生、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创地,市北区还在不断拓展“邻居”的外延,汇聚多方参与治理的力量,做大邻里幸福圈。近年来,市北区辖区商会、企业和驻区单位等“红色合伙人”将党建资源与邻居节有机整合,在坚持市场化运作基础上,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市北区已吸纳各类“红色合伙人”1033家,摸排居民需求项目300余项,为社区和群众提供各类服务2万余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发表于 2024-6-18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山东省高考分数线公布
    • 青岛纪委通报!市南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
    • 事关私人小客车合乘认定 青岛征求社会意见
    • 对符合条件科技型企业融资予以贴息!青岛出
    • 青岛:沿海“避暑游”升温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6-27 00:31 , Processed in 0.13173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