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60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如何更好实现“双向奔赴”

今年暑假,青岛指导全市中小学按照“能开尽开”原则,为周边市民体育锻炼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如何破解学校在运行管理、成本增加等方面难题,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在不断探索——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如何更好实现“双向奔赴”


7月初,随着暑假开始,青岛合肥路小学的操场上也变得热闹起来,周边小区居民纷纷走进“家门口”的学校,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快乐。


今年6月底市教育局公布的名单显示,全市10个区市共有600多所中小学将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开放室外体育场地,约占全市中小学数量的六成。其中,市南、市北、李沧、崂山校园场地开放中小学数量占辖区内全部公办中小学数量的90%以上。


青岛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探索起步较早,一直在摸索中创新、改进、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也依旧面临办学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等共性问题。如何让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这项利民之举长久持续下去,在市民与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双向奔赴”?仍然要在实践当中下一番功夫。


场地集中开放


假期校园成为周边市民“乐土”


7月4日晚7点半左右,离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关闭还有半个小时,青岛沧口学校东门处仍有不少市民在登记入校。“今天是暑假校园体育场地集中开放的第一天,人很多,估计一晚上得有100多人登记入校。”学校保安指着桌子上的一叠《使用室外学校体育场地健身承诺书》对记者说。据悉,《使用室外学校体育场地健身承诺书》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对入校人员行为提出了规范要求,如健身期间遵守社会公德,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严禁吸烟,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进入非开放区域;爱护公物,严禁有损运动设施及公物行为;不得驾驶机动车、骑自行车、使用各类滑板车及平衡车进入场地,不得携带宠物进入场地等。


在校门口,记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提交了个人姓名、手机号、身份证、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信息,签订承诺书,便完成了入校流程的登记备案,整个过程用时约1分钟。走进校园,记者看到,操场上锻炼、休闲的人群覆盖了上到老年下至幼儿的各个年龄段,散步、踢球、嬉戏,不亦乐乎。“孩子们喜欢踢足球,小区周边没有特别合适的场地,学校操场的开放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大人来说,利用休闲时间来里面跑跑步,活动量不大,也能起到不错的锻炼效果。”市民刘先生为学校的体育场地开放点赞。


同一时间段,城阳区天泰城学校的运动场也是人气颇高。该学校地处城阳区南部,紧邻李沧区,周边有天泰城·以琳美地、中铁华胥美邦、珑樾尚璟等多个小区。由于附近公共运动场地相对缺乏,学校的运动场便成为市民的首选。据天泰城学校总务主任王欣介绍,自中考结束以来,到学校运动场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高峰时段能达到七八百人次。“暑假期间,学校的足球队、轮滑队、篮球队等要利用白天时间训练,因此上午时段不开放。集中开放时间是晚上7点到9点,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市民入校锻炼热情特别高。”王欣介绍。


QQ截图20230714093233.png

青岛合肥路小学操场上,一位小女孩正在挥舞彩带。


市民的健身热情高涨,部分学校甚至成为热门打卡点,如市南区的青岛五十一中、李沧区的枣山小学、崂山区的合肥路小学、城阳区的白云山学校等,每天的入校人员都稳定在三四百人次。


从暑期校园的热闹程度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这件事做到了市民的心坎上。据了解,为了回应民生关切,满足更多市民健身锻炼的需求,各区市都将校园场地开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民心项目推进,创新做法,寻求突破。


在市南区,体育场地开放已逐步成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市南区学校占地面积普遍较小,教学区与体育场地多紧密相连。该区投入上百万元对学校场地进行了改造,如增置单独通道、加装物理隔离、设置独立卫生间等。今年暑假,该区特意将学校场地开放时间调整为每天6:00-20:00。即便是暑假有托管任务的学校,也尽量保证居民可以入校锻炼,将开放时间定为6:00-8:00、18:00-20:00。


李沧区近年来新建学校较多,很多学校在最初设计时就考虑到向市民开放的需求,因此学校教学区与体育场地在空间上有一定的隔离。学校在体育场地开放时也尽量满足市民的多样化健身需求,如东川路小学在校园内配备的运动设备,不仅可以计数,还可以实时显示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李村小学与滨河路社区联合举办了社区趣味运动会,丰富体育场地开放形式,引导市民、孩子把锻炼当成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青岛东川路小学的开放,为周边孩子提供了踢球的好去处。


崂山区今年创新性地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信息融入全民健身网络信息平台“健享崂山”小程序中。市民在小程序内,就可以查询场地开放时间和导航路线,方便又快捷。


摸着石头过河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性健身需求日益高涨。但专业化体育场地不足,市民“去哪儿健身”仍是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的棘手问题。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让百姓家门口“沉睡”的体育场地“活”起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回应了民生关切,更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2016年完成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学校的体育场地共有66万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量的39%;在19.3亿平方米的全国体育场地总面积中,学校体育场地的面积达10.56亿平方米,占比超过了一半。从类型上看,中小学拥有体育场地58.49万个,占所有学校体育场地总数的89%。这虽然是一组比较“老”的数据,但也说明校园体育场地在全国体育场地中“难以撼动”的地位。


开放的校园运动场成为全家人的乐园。


早在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要超过70%和90%。


青岛关于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尝试则更早。2004年,青岛经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发文确定了15所学校向社会开放。当时,市南区、市北区、原四方区教育(体)局曾发文,要求辖区中小学试行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甚至开放图书馆、微机教室等室内教育设施。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基于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开放工作陷入停滞。


2012年,青岛各区市再度尝试探索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不过,彼时也只有少数学校参与试行开放。2015年,崂山区23所学校试点开放室外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地等学校体育设施。2016年1月1日,李沧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开放公办中小学操场,当年入校锻炼居民达40余万人次。


同样是在2016年,在总结各区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经验,借鉴南京、杭州和广州等城市以政府名义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各部门职责分工、场地设施条件、开放费用、开放安排等作了界定。至此,青岛有了全市层面的校园体育场地指导性文件。2019年,市教育局印发《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指南》,指导学校做好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工作。


这些文件都是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对症下药”,相当于对此前因开放带来的安全问题、责任问题,以及未明确的场地开放时间等问题做了梳理和规范。如开放的体育场地设施须与教学区相对独立,可实现与教学区物理隔离;要办理公众责任险;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原则上为学生不在校期间等。


今年4月份,青岛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教育局关于青岛市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通知》,除了延续以往规定外,明确全市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地“能开尽开”。但也根据形势变化增加了新内容,如“有托管班任务或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不对外开放”等。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保障正常教育教学以及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秩序是开放的前提。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让青岛的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制度、规章更完善,学校也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都是在循序渐进中摸索经验,既然做了,就要把这项便民利民的举措落实好。”在各个开放的学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区市情况不同、学校情况不同,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都在探索用更适切、更完善的办法,来更好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


问题也不少

开得好开得久还要下功夫


当越来越多的校园向市民打开大门,到学校运动场上健身就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不过,应该看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学校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都是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开放过程中难免产生一定的损耗,维护维修、人员管理、场地绿化、校园保洁、安全保护等都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支出。青岛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篮球场的篮筐较标准篮筐要低一些,成年人在此玩扣篮很容易,就比较受欢迎。但开放不到一个月,篮筐就坏了。”还有学校负责人表示,早上和晚上场地对外开放时,学校需要加派物业、保安人员到现场照看,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


随着暑期学校运动场地的开放,青岛部分校园迎来了“大客流”。


再比如,入校锻炼的市民有非常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这也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有的学校曾遇到过市民带着宠物、光着膀子入校且不听劝阻的情况,或者学校体育队训练要开始了,而市民不愿意退场……“这都是一些个别情况,但处理起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处理不好甚至还会引来投诉,也会打击学校开放的积极性。”


此外,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后,有市民清晨入校打篮球等产生较大噪声,影响了周边其他居民休息,也会招致“反对开放的声音”。


另外一方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前不少学校因为假期校舍维修等原因不能开放,而现在不少学校之所以“冷清”,是因为“虽然开放了,但市民不愿来”。城阳区长城路小学位于城阳区繁华地段,周边居民区密集,但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却遭“冷遇”,每天进入该学校锻炼的市民只有10人左右。究其原因,学校附近有世纪公园、市民运动公园等公共运动场地,公园内有跑道、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校外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等明显比学校丰富,学校就不再是市民的“最优选”。市区西部老城区的一所学校也面临同样问题,该校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体育场地有限,面积小、设施不全,而学校离海边近,周边还有供市民锻炼的广场,就没大有市民愿意来学校锻炼了。”


有的市民即便知道家门口的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开放,也宁愿选择更远的公共体育场地锻炼。“学校跑道是橡胶的,跑起来脚感确实好一些。但10公里下来,要跑30多圈,感觉很枯燥。而且跑道上遛弯的人很多,也跑不起来,配速就会下降。”家住李沧的市民韩先生平时喜欢跑步,到学校操场尝试过几次后,最终“回归”了校外场地。


青岛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杭州市每年补助每所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5万元用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成本支出,同时将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日常更新维护纳入学校预算。无锡实行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外包”,政府牵头由第三方提供专业的服务管理,向健身市民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


部分城市也在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数字化系统建设。上海金山区推出了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市民查询家门口的健身资源。管理部门也能通过该系统获得体育场地开放使用的相关数据,并定期对数据开展统计分析,从而不断完善学校软件、硬件建设,开展更有效的场地管理。深圳搭建了“一键预约”平台,组建第三方运营团队,对校园文体设施进行专业化、一体化运营,在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管养成本、剥离了安全责任,消除了场馆所有者的后顾之忧。


日本早在1962年就开始制定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到1989年,日本99%的市镇村开放了公立学校的体育设施。美国历来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多数学校都配备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全美学校体育设施不仅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之用,许多还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一般为工作日的下午5点至晚上10点和周六、周日全天。


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容易,可要想开得好、开得久也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有业内人士建议,要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学校主动、各方支持的有利局面;要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教育、体育、民政、财政、税收和公安等部门联动机制,从各项政策上给予学校优惠和支持,彻底打消学校方面存在的顾虑;要认真总结经验,审慎务实、开拓创新,用制度为之保驾护航,用行动把好事办好、办实。



发表于 2023-7-14 0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新进展!青岛地铁15号线天山一路站主体结构
    • 大风黄色+寒潮黄色预警!降温10℃!青岛将
    • 前十月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 新一轮青岛总规:“一区两极两城多点”
    • 前三季度GDP增长5.7% 崂山区晒出亮眼“成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11-26 01:35 , Processed in 0.13226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