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通过《青岛市中心城区地名方案(2021-2035年)》,编制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及即墨区。这一方案的公布,被外界认为是青岛中心城区又一次扩容的信号。
与此同时,近日,全国各省份陆续发布2022年统计公报,随着全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山东常住人口40年来也首度由增转降,而难能可贵的是,2022年青岛人口增长了8.54万,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七。青岛人口逆势增长,含金量非常不一般。
主城区扩容与人口逆势增长,都说明了青岛的城市承载力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这对青岛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决定性意义。着眼于未来,青岛要想在新一线城市中站稳脚跟,或者更进一步的话,都需要城市承载力的持续不断提升。其中,产业、城市空间与人口是三大主要发力方向。
一 产业扩容 青岛是一个拥有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城市,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扩容,说白了就是要搭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门类的增加与产业链的完善来提升经济增长动能,并通过产业的扩容升级来增强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青岛“强龙头”战略,并为青岛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5年,青岛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进位争先。“强龙头”需要有强产业支撑、强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2022年4月,青岛市启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24条重点产业链成为青岛实体经济着力的24条广阔赛道。
当下,面对数字经济风起云涌以及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青岛应该不断挖掘实体经济的内涵,除了传统优势产业的提质升级外,还应该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文化、消费、影视、体育等产业发展,通过巩固国有经济优势、增加民营经济活力,打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来形成城市发展的良好推力。
二 城区扩容 与其他内陆城市不同,青岛是一个环湾城市,近年来拥湾发展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不过,拥湾城市受到地理尤其是交通条件等诸多限制,如何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实现产业与人口的合理布局是一项重大课题。
当前,青岛已经提出了对标旧金山、东京等国际知名湾区都市的宏伟目标,近年来,青岛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大批事关民生福祉的交通项目上马建设,为城区空间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今,随着即墨被纳入青岛中心城区,青岛城区的面积获得了进一步补充,未来随着上合示范区的强势崛起,相信胶州纳入中心城区也已经是大势所趋。
面对空前庞大的主城区,青岛要做的是补齐落后片区的短板(如青岛北站、娄山后等低效片区),让产业与人口布局更趋合理,让城市空间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避免出现“大而空”的低效片区,实现全市均衡、同步、高质量协调发展。
三 人口扩容 人口是城市之间竞争的第一资源,谁掌握了人口流量密码,谁就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4月1日,青岛市发布了《202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青岛常住人口1034.21万人,比2021年增长了8.54万,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七。
应该说,在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减少约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的前提之下,青岛的常住人口逆势增长,更显难能可贵。而且在增量排全国前十名的这些城市当中,只有青岛和宁波是非省会城市,其他城市均有“强省会战略”的加持,青岛能够突围而出,足显城市的吸引力。
未来,青岛要继续在人口体量方面扩容升级。一方面要通过吸引外地人口流入,来保持城市的竞争力,通过创造大量有吸引力的就业创业岗位,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同时也要通过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舒适的包容性文化,来让城市更有魅力。
另一方面,要不断挖掘内部“潜力”,提升生育水平。通过为具备生育能力的年轻家庭营造良好的生育环境,来提升出生率,缓解老龄化,让城市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有机循环之下,是避免城市陷入衰退的直接有效途径。
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大课题,决定了青岛未来的走向。主城区扩容与人口逆势增长是非常有价值的信号,说明当前的青岛正处于爬坡攻坚的关键阶段,而且更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