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一再证明,努力是对冲不确定性的最有力手段。 8月8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数据。十区市生产总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崂山区、黄岛区、胶州市、市南区四个区市跑赢全市。崂山区增速最快,达到5.2%。
领头羊黄岛区(西海岸新区)表现突出,GDP总量继续领跑,超过2000亿元,达到2214.77亿元。如果放到全省地级市中排名,可以排在济宁市之后、淄博市之前位列第七位;增速为5.1%,排名全市第二,增量超过200亿元。 从排名看,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胶州市超越市南区,上升至第3位。崂山区以较高的增速,继续缩小着与市北区的差距。 再来看重要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前三位分别是:崂山区(23.1%)、平度市(19.3%)、市北区(15.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位分别是:黄岛区(569.16亿元)、市北区(324.16亿元)、胶州市(307.62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三位分别是:黄岛区(130.4亿元)、崂山区(99.4亿元)、城阳区(87.3亿元)。 今年上半年,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各种变量叠加影响,经济运行持续承压。青岛各区市你追我赶,争先进位,携手向前,成绩来之不易,值得点赞。
01 表现稳健,“第一区”贡献提升
“青岛第一区”黄岛区的表现关乎青岛的走势。 今年上半年,黄岛区实现生产总值2214.77亿元,同比增长5.1%,比全市平均水平(3.7%)快了1.4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为31.32%,比去年上半年大幅提高了0.7个百分点,继续向“三分青岛有其一”的目标迈进。 上半年,黄岛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货物进出口、社消额分别增长5.1%、8.5%、3.5%、2.3%,对全市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7%、73.6%、46%、52.3%,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从全省看,黄岛区实现“进位”。今年一季度,黄岛区生产总值为1029.28亿元,同期,淄博市为1039.02亿元;上半年,黄岛区生产总值2214.77亿元,超过了淄博市的2199.31亿元,放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由去年上半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7位,超过了10个地级市。 今年上半年,黄岛区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既要着力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遭遇突发疫情,经济运行持续承压。 果断、坚决、高效处置突发疫情,密集出台系列稳增长超常规举措,黄岛区最终迎来了经济加快恢复,稳中向好、稳健上行的发展态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半年答卷。 不仅如此,一系列趋势性、关键性变化更加明显。 比如,工业。前几年,黄岛区曾面临工业增速放缓的形势,经过努力,这一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黄岛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全市(4.1%)高出一倍多,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到73.6%。 多数行业和产品保持增长。涉及黄岛区的33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9.7%,有19个行业增速超过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4.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1.3%。 实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招商、在项目。今年上半年,黄岛区项目建设的“动静不小”。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集成电路产业园总投资973亿元的17个项目集中开工,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研究院及高端装备项目投产,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封顶;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241.8亿元;基础设施、工业、“四新”、高技术投资分别增长14.5%、26.9%、39.6%、63.4%。 大批投资将陆续转化为产出,成为黄岛区经济向前向上的后劲和底气。
02 胶州“进位”,市南“回归”
十区市中,即墨区、胶州市、市南区三区市经济体量十分接近,排名在第2至第4位间,争夺激烈。 今年上半年,三区市生产总值都在700亿元+区间,第2位的即墨区为723.06亿元,比胶州市(721.56亿元)多了仅仅1.5亿元;胶州实现了对市南区的超越,但也仅仅比市南区(711.77亿元)多了不足10亿元。 即墨区与胶州市间的竞争尤为胶着,今年一季度,胶州市以2.54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即墨区;上半年,即墨区又以1.5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了胶州市。 总体看,三区市间的差距微乎其微,从全年看,谁上谁下都有可能。 即墨区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增速为5.0%,比全市慢了0.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比全市快6.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为3.2%,比全市慢了0.5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比全市快2.3个百分点)。 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观。即墨区在实体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上一直在发力,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布局上动作频频。上半年,第100万辆“即墨造”一汽大众轿车下线;奇瑞乘用车四大车间完成主体建设,11月整车下线;奇瑞零部件产业园正在引进建设16个产业链配套项目。 当前,即墨正推动奇瑞汽车早日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产值380亿元拉动效益,带动产值150亿元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做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昂起全市、全省汽车产业龙头。 项目建设有周期,效果需要慢慢释放。再多一点耐心,相信即墨区将很快重回快速增长通道。 上合示范区走深、走实,胶东国际机场红利持续释放,胶州市迎来“双擎驱动”。上半年,胶州市全面跑赢全市—— 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比全市快了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比全市快了5.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比全市快了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比全市快了5.8个百分点…… 延续这样的发展势头,胶州市大概率会在全年实现再进位。 市南区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作为老城区,市南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老城区一样,更多的是要做减法,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市也在情理之中。 但今年以来,市南的表现似乎有些“反常”:一季度增速为5.5%,比全市快了0.2个百分点(去年一季度比全市慢7.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为3.9%,同样比全市快了0.2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比全市慢3.4个百分点)。 关键在于实体经济。上半年,市南区推出“1+N”新政,新增省“瞪羚”企业6家、“专精特新”69家、“小金花”25家;引进亿元项目52个,其中百亿1个、30亿2个,时尚首店247家、全省第一……实体经济加速振兴,与此同时,以中山路为重点的城市更新加快推进,老城区正在“人气回归”。 有产业就有人气,有人气就有财气。发挥好自身特色优势,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巧妙精准导入产业,市南区正迈上“回归之路”。
03 崂山“提速”,莱西“回补”
崂山区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一季度增速为7.2%,增速排名较2021年一季度跃升了7个位次,名列全市第2;上半年,增速为5.2%,上升至全市第1位;42.54亿元的增量超过了排在前面的城阳区(29.48亿元)和市北区(39.17亿元),进一步缩小了与领先者间的差距。 各主要指标增速都明显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比全市快了1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比全市快了18.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比全市快了1.1个百分点。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一期开工、微电子产业园一期投用,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崂山区发展积蓄新动能。 当前,崂山区正聚力打造“示范窗口区”,全力推动现代产业全省领先发展,锚定打造金融、虚拟现实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决战100天,发动三大攻坚战:实施主要指标、城市更新建设和双招双引攻坚战,生产总值、固投等指标保持全市领先。 今年上半年,莱西市遭遇突发疫情,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影响,一季度,生产总值下降1.2%,其中,3月份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4.6%。 二季度以来,莱西市与时间赛跑,努力把损失补回来,经济运行加快“回补”:上半年,累计增速为3.1%,只比全市慢了0.6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2.6%,扭转为增长12.3%;规上工业总产值从3月份的同比下降34.6%,扭转为同比增长12.5%。 莱西的空间和潜力在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融入青岛发展之势,做好承接,加快布局,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工业大市,隆起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加快建设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莱西的未来可以预见。 平度市工业经济的表现也不错,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规上工业营业利润增长34.4%,表明工业企业效益良好。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发展模式,正在释放出强劲动力,“四区八园”产值增长14.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2.1%,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长24.1%。 此外,市北区、李沧区等正加快产业迭代和城市更新。市北区纳入考核的144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117个,完成计划的118%;南京路拓宽、劲松五路打通、辽阳路交通结建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李沧区全年计划开工79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已开工47个,完成上半年投资计划的163%,北客站及周边区域已进场施工,青钢片区完成1宗土地出让……李沧区正着力打造全省TOD综合开发的示范标杆,打造全省现代都市产业园区的示范样板。 城阳区聚精会神加快产业转型,狠抓千亩园区规划建设,已确定7个千亩园区;争创全省规模化、专业化园区建设标杆,迅速招引一批高科技、大体量、强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项目,努力重塑制造业优势。 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今年上半年,青岛克服下行压力,经济加快恢复,呈现回升向好发展态势。作为主战场、主力军的十区市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各种不确定性更加不确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各区市只要立足实际,各尽其责,做好自己,就能战胜风险挑战,青岛就能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新局面。 (作者 观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