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重磅十条!青岛发布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

求才若渴的青岛,再次展现出满满的诚意。

5月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


428c7b2a-9a7b-44bc-8d7a-f883638de5c1.jpg


这份文件是青岛在人才政策方面所采取的重大创新举措,释放出青岛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的决心和诚意。

《意见》共10条40款,主要围绕扩大基数、高端引领、凸显特色、赋能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包括人才基数倍增计划、顶尖人才聚集计划、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未来之星储备计划、青年人才招引计划、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海洋人才发展计划、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产才融合促进计划和人才服务支撑计划10项子计划。

《意见》针对现行人才政策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集成优化,提升人才政策效能,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突破力度大。

发布会上,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学新说,下一步,将抓紧完善相关配套细则,广泛开展人才政策宣传,聚焦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抓好无感服务、免申即享等工作落实,确保出台的政策可落地、简易办、效果好,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提高人才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事业的核心是人。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动能,是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人才与城市应当相互成全、相得益彰。


4a572fb7-a6f8-4dd0-af3f-21ee078b6864.jpg


五年来,青岛GDP连跨5个千亿级台阶,2021年经济总量达1.4万亿,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3位,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1000万青岛市民的努力奋斗,得益于251万人才付出的智慧与汗水。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青岛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推进的各项事业,是渴求人才也是成就人才的光荣事业。

近期,青岛频频召开高规格会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部署安排。4月21日,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锚定市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切实抓好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最具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月24日,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突出青岛特色,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真正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构建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青岛力量。

此番,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手权威解读《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再一次释放出青岛求才若渴的诚意和决心。


1、舞台广阔,大有可为


人才,需要舞台,才能发光发热。

迈上新征程的青岛,正在更为广阔的天地筑梦未来,出彩的机会比比皆是。

4月27日,青岛召开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树立了大抓产业、抓大产业鲜明导向。刚刚出台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面向未来发展、面向增量崛起、面向生态型产业培育,重点发展“7+10+7”共24条产业链。

这与此次出台的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出彩机会。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旭东表示,青岛将面向“四个需求”,做好“四篇文章”,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产业留才”文章。政策留人不如事业留人,事业留人关键在产业留人。这24条产业链中,绝大多数产业知识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人才招引的“强磁场”。引才要和这24条产业链配套,用高质量的产业链聚集高质量的人才链,用高质量的人才链来赋能高质量的产业链发展。

面向创新创业需求,做好“平台引才”文章。当前,青岛将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沃土计划”,到2024年,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超过10000家;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8000家;上市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60家;实施总部经济聚能计划,大力引进综合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创新型总部,招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在青岛聚集发展,为全国区域性企业发展进行服务;实施楼宇经济成长计划,让楼宇成长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发展的区域,更多地聚集人才。

面向重大项目需求,做好“生态聚才”文章。让人才活起来,关键靠生态。引进一个项目,带起一片产业,培育起一批人才。比如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项目,预计5年内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提供岗位约3万个。青岛将着力招大引强,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面向企业升级需求,做好“企业用才”文章。人才的载体是市场、企业。青岛将把人才使用权、人才话语权、人才政策导向权交给企业,让企业有更多的积极性来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用好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在青岛的扎根。

“当前,青岛正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对人才需求、人才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借此机会,我代表产业部门、实体经济产业链的组织和综合协调部门,诚挚地邀请各类人才来青岛发展,让人才和青岛一同成长,实现梦想!”张旭东说。


2、高端引领,示范带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突出高端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将有效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潜力。

青岛将梯次实施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未来之星、青年人才、技能人才5项计划,突出高端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1万人,人才总量突破251万人。其中,“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顶尖人才无疑位于“人才金字塔”塔尖。2021年,青岛新当选院士3名,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22名,均列全省第一。

青岛将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计划。支持对象是:青岛A类人才,包括“两院”院士、诺贝尔奖以及图灵奖获得者等世界级科学家。主要特点是:在激励引育、服务保障、柔性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并与国家、省的奖励补贴叠加享受。比如:对自主培养或全职引进的“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顶尖人才,发放500万元人才补助;在青院士可享受每月省政府津贴2万元和市政府津贴1万元。

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支持对象是:青岛B、C、D类人才,包括入选国家、省、市三级人才工程的人选。主要特点:一是在国家、省给予相应补助基础上,市级再叠加补助;二是既补到个人,还奖励用人单位,以激活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内生动力;三是对驻青单位一视同仁。比如,全职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省、市三级叠加补助达400万元,对用人单位,每培养1人奖励30万元,培养的越多、奖励的越多。

“未来之星”储备计划。支持对象主要是:有望入选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和省泰山系列工程的后备人才,以及能够带领企业成长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核心技术人才。主要特点是:奖励用人主体,鼓励用人单位跟踪培育潜力人才,人才资助由“锦上添花”转向“雪中送炭”。比如,对于带领企业有望成为“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两年管理期内给予用人单位20万元培养经费。

青年人才招引计划。支持对象是:本硕博学历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才。主要特点是: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享受住房、安家等普惠性政策,这些政策受到年轻人的普遍欢迎。比如,在青落户并购买唯一商品住房的博士、硕士,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在青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可连续三年享受每月1200元、800元、500元的住房补贴。

技能人才培育计划。青岛是工业大市、工匠之城,培育了许振超、周勇、郭锐等一批“大国工匠”。青岛将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主要特点是:在人才培训、载体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给予200万元奖励;在平台搭建方面,成功创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的,按投入比例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

高端人才不断蓄积的“势能”,将逐步转化为推动整个人才队伍前行的“动能”。


3、凸显特色,打好“三张牌”


青岛人才最大特色是海洋人才、海外人才、产业人才,实施这3项人才计划,将助力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海洋人才发展计划。海洋是青岛发展最大的底气,海洋人才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主力军”。《意见》给予海洋人才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个人劳动报酬的30%给予补贴。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标准给予住房补贴,分别高于其他领域博士、硕士25%和50%。

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参与。为此,《意见》出台具有开放性、竞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青岛是海外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城市,可为海外人才提供薪酬购付汇、购房首付款结汇支付、投资理财、资产变现等外汇便利化服务。给予外籍及港澳台高校毕业生“同城待遇”。鼓励头部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孵化器等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更好利用海外人才智力,对成效突出的,视投入情况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补。

产才融合促进计划。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必然需要现代产业人才的强力支撑。

《意见》紧扣24条产业链,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强化对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比如:对头部企业按需定制人才政策,将政策的制定权、话语权交给企业,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政策与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脱节”问题。推动人才评价由“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向“有成果、有市场、有贡献、有效益”转变。谁是头部企业、谁在“补链”、谁是企业急需人才,由产业链“链长”、“链上”企业说了算。

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涵养人才发展生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青岛将实施人才服务支撑计划,在服务上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金融赋能,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二是服务赋能,解决“税学医房”等人才关心的关键问题。人才强青,青助人才。人才与城市携手前行,共同奔赴,青岛描绘的城市愿景就将变成美好现实,青岛也必将成为人才的圆梦之地。


发表于 2022-5-7 1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3处!青岛今年将打造优秀
    • 2024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大会在青岛举行
    • 2025年1月实施!青岛出台法规促进种业创新
    • 青岛市纪委监委通报!王涛被双开!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效果明显!今年1-10月青岛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11-28 12:37 , Processed in 0.1402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