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小扑网 首页 新鲜资讯 查看内容

王哥庄街道举办“国韵初识”第四期活动——团扇体验课

2017-9-4 11:30| 发布者: 夏日V午茶| 评论: 0

9月3日上午,王哥庄街道“国韵初识”第四期活动在文体中心培训教室继续进行。25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了本次课程,进行了中国扇文化的了解及学习。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扇文化已成为民族 ...

      9月3日上午,王哥庄街道“国韵初识”第四期活动在文体中心培训教室继续进行。25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了本次课程,进行了中国扇文化的了解及学习。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扇文化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上,老师先向小朋友们普及了扇文化的历史。扇子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才开始用来取凉;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扇子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是平扇(即是团扇、葵扇等)不能折叠;二是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老师给学生们演示了团扇的制作过程,并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了团扇的绘画及制作。

       历史烟雨,诗意生活,文艺风骨尽纳在一柄小小团扇之中,淋漓尽致。通过本次“国韵初识”的体验,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及绘画能力,也提升了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4-6-24 02:48 , Processed in 0.0791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