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过青岛吗?你喝过青岛啤酒吧?你知道青岛啤酒的思维方式吗?青岛啤酒就如青岛的风景,这道风景已经是青岛的家常便饭,而这道风景的形成,却是因为青岛这座城市与德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
你来过青岛吗? 你喝过青岛啤酒吧? 你知道青岛啤酒的思维方式吗? 青岛啤酒就如青岛的风景,这道风景已经是青岛的家常便饭,而这道风景的形成,却是因为青岛这座城市与德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所致。 无处不在的德国或欧洲元素,充斥在早期青岛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那些石头砌成的路面,道路两侧的建筑,以及人行道上的法国梧桐,都在讲述青岛与德国的过往,这些看上去留存于表面的物体,却是有一条看不见的微波将其紧紧的连在一起,而且根植很深。即便在1922年以前的八年,即日本统治的时代,试图想通过自己的手段去修正青岛的德国氛围,却发现毫无办法跳出这个已经习惯了的定式思维,最终却也只能重新复制一个过去。 就像时下这个深秋季节,街面上落了一地的黄叶,风一吹,悉悉索索地随地翻滚,无论怎样不信服,可它的属性就是如此,所以一定是要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无知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马克思: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比如啤酒! 看似只是通过三种原料,谷物、水和啤酒花,经酵母的转化而形成,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但是,一旦把这几种原料组合在一起,又能排列出一个很大的矩阵公式。假如说起啤酒从中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又总是令人眼花缭乱,琥珀色的深度中包含了那么多的思想和故事,能让人品咋很长时间,却也未必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哲学精髓。啤酒,很多时候往往能表现出一种德国的精神,就像该国的哲学家们那样,需要把某一事务切成碎片,然后用心、用智慧、用灵魂逐一去品味,再将其复合为原来的整体,才能从中品出整个世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用怎样一种高深的语境来说明白一个依据,但啤酒的自然属性不过还是一种饮品,尤其在青岛这样的城市,一口一杯直截了当就把所有的哲学和思想全部吞下去,颇具地方特色。 啤酒和青岛的联系,不仅仅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在时间的积累过程中,啤酒文化逐渐透射出独特的地域气质,培育了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适宜土壤。实质上,在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啤酒完成了本地化生产之后,这种廉价饮料已经能够在青岛的许多公共场所出售,比如餐厅、酒吧、咖啡馆、俱乐部等娱乐场所,甚至在天主教开设的一个开放俱乐部里,也有啤酒供应。在这个基础上,啤酒开始成为青岛标志的一个起源,使得这个城市因为一种饮料而被冠以文化的标签,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唯一。 城市化初期的青岛,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泾渭分明,欧洲区是外来文化的伊甸园,而华人区则保持了本土文化的延续。以跨越了两种文化的中山路为例,南段斐迭里街上有胶州饭店、福克特餐馆、首府饭店和凯宁果品糕点咖啡店这样一些欧洲餐馆,直接把欧洲的饮食习惯连同其本土文化一起移植到了青岛,而北段山东街则分布了一些包括春和楼等在内的中式酒楼,除去承续了本土文化以外,也加入了一些西方元素。中外文化的融合,体现在餐桌上,在早期的中国也算是一种有机的创新。比如日本记者天原天南1913年在《胶州湾》中提到的凯芬菜馆和日本松森馆,南北两系彼此先是老死不相往来,相互贬损,而到后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尽管中国人依然从骨子里排斥日本人的餐饮习惯,却也从中汲取了一些优点。而日本人更是从中餐中学会了不少技艺,并加以变革,使一部分中国人也逐渐能接受日本料理的存在。不过,这个界线的跨越,就像啤酒进入餐桌之初,却非一蹴而就。 中山路的餐饮业,风格、口味和饮用的酒类基本上是以南北划分,南西北中。南北之间,相互交融不多。这个分界大致和早期城市文化习俗的南北划分一致,一般是欧洲和美国的食客选择南边,中国人喜好北边,南北都有所好的,则是像大学教授梁实秋这样的好食者。华人经营的菜馆1912年的统计有三阳楼、聚成楼、东华旅社、春和楼、顺兴楼、坤成楼、岭海春、临风阁等,在所经营的饮料中多以中国传统的白酒和黄酒为主。到1930年前后,随着从外地来到青岛文人的增加,中餐馆中叶审时度势的加入了啤酒的供应。从最初的尝试,到成为一种风尚,啤酒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如果不包括兰德曼—凯尔和日耳曼尼亚的德国啤酒时代的话,那么真正能成为最具代表意义的青岛啤酒生活的时间,大约应该从1930年代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起点,至少在这个时候已经引起了大部分习惯于传统白酒和黄酒消费群体的关注,使青岛啤酒的本地化往纵深发展有了一个实质性的突破。 然而,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啤酒之所以能够成为青岛的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符号,对于青岛这个人口构成非常复杂、社会关系非常矛盾的城市来说,只是一种怀旧的情绪,并通过啤酒作为一个发泄出口,试图勾起对如烟往事的回味。只不过流年早已洗去了过往烟尘,偶尔回味难免略显惆怅,像一颗流星,平淡地划过那些无尽的曾经,将往昔丢弃了很久,只需杯茶淡酒,便可打发荒芜了时光。或邀三朋五友小啜,流连于夏天的啤酒,喧闹中聆听棚上的雨影,带着些许酒气和微醺的豪气,便过去了一个又一个无比快活的夜晚。 这才是顽固于青岛人灵魂深处的思想情绪,很难解读,却又很容易解释:焦虑中潜伏欲望、纠结中觊觎未来、惆怅中寄托顺利,矛盾中憧憬激情、落寞中隐藏志向。往往在简单的微笑后面,氤氲出莫名的牵挂,从口腔中喷出的浓浓酒气,伴随着像LOGO一样的笑脸,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纠结,如悬于半空的阳光,带着一抹灿烂,与窗外的风交织一起,呼啸声中卷起遍地的金黄,旋风样漫天飞舞。当这种情绪一旦触及到灵魂瞬间,天似豁然打开,才抬起头,扔进视界的天空依然是一片湛蓝,而甩出去的情绪不过是眨眼的尘埃,在停顿几个小时后便黯然逃遁。在微显凉意的秋日里,阳光再度灿烂,轻风再度和煦,就像一部关闭重启的手机,所有的程序又重新开始。 这大概就是青岛连同啤酒一起形成一个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 ——摘自刘杰新书《啤酒时代》(暂名) 2018.10.20. 没有斋 . 茶书房 |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4-11-23 20:21 , Processed in 0.1096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