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城市排水那些事儿 不敢夸口“不怕淹”

在坊间,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这个名号源自前几年自媒体人写的一篇博文,文章不仅把青岛不怕淹的所有功劳归功于德国殖民者,甚至说排水工人在下水道几米范围内找到过德国人用油布包裹着的备用零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去下水道使用的材料不是水泥的就是瓷质的,根本就用不着零配件。如果非要说青岛不怕淹得益于德国殖民者,就不能不提德占时期建设的排水系统和排水暗渠。

20190819085424804.jpg

青岛的排水系统建设是与城市供水同时起步的,为“建设模范殖民地”,1899年德占当局正式成立了主管青岛城市地下设施的管理机构“II号工部局”,并着手勘察、设计、修建排水设施。至一战结束,德占当局在青岛修建的排水系统的范围大约西到广州路,东到南海路,北到乐陵路,共修建了12个独立的排水系统,敷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其中,欧人居住区采用雨水污水分别排放系统,华人居住区采用雨水污水合流排放系统。

安徽路排水暗渠系统于1905年基本建成,是至今唯一德占时期建设并完整保存下来,仍在发挥着功能作用的排水暗渠。暗渠系统汇水区域东起大学路,西至中山路,北覆观象山南坡,由瓷质雨水支管和大小不等的钢筋混凝土暗渠组成,入海口在现在的安徽路与太平路交叉路口下方。暗渠顶端为弓形,入海口处宽约4米,顶高约2.5米,朔流深入分岔后逐渐变小。暗渠下方为平面,中间有半圆形凹槽,水小时能保证流速,不使沙砾沉积形成淤堵。安徽路排水暗渠现由市南区城建系统管护,退潮时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深入探究。安徽路排水暗渠在全国业界非常著名,2016年笔者有幸跟随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再次进入,收获颇丰。

现在,青岛市区的面积比德占时期的面积已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仅青岛水务集团排水公司负责管理养护的雨污水管线总长已经超过了3500公里,老市区当初德国人修建的雨污水管线大多因城市发展扩容进行了改扩建,2014年最近一次改造后,德占时期修建的雨污水管线剩下的只有雨水暗渠2.33公里,污水支管0.33公里,主要分布在原总督府一带狭窄的沿海区域,总量占比不足1‰。要说青岛不怕淹与德国人有关,主要是当初雨水污水分流的设计理念没有因时代变迁而废弃,一直被继承者很好地沿袭了下来。

其实,青岛排水设施的建设与其他大中城市一样,是按照“重现期3至5年水量标准”设计建设的,理论上青岛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与其他城市一样。所谓不怕淹,一是青岛三面环海的丘陵地貌决定了不怕淹。二是雨水污水分别排放的设计理念提高了排水能力。三是不断新建、完善、改造的排水系统适应了时代需求。四是日常维护、疏通,保证了排水管网功能效用的最大化。另外,雨污分离的设计理念也为青岛20世纪90年代起大规模兴建污水处理厂,使青岛的污水处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在全国领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有这样一句话:阴渠(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青岛的“良心”始于德占,成于120年来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不懈努力。但哪一座城市也不是建立在雨水箅子上的,青岛绝不敢夸口不怕淹。

卵式排水管和螺口式排水管

德占时期青岛的排水设施除了弓形的排水暗渠在全国比较少见外,还有混凝土卵式排水管道和陶瓷螺口式排水管道为全国独有,而且此后也未复现。

卵式排水管俗称鸭蛋管。顾名思义,蛋型,上宽下窄站立使用。卵式管混凝土制,内无钢筋,每根高90厘米、宽70厘米、长100厘米,壁厚3-6厘米不等,内壁下方贴有红色瓷瓦。这种排水管道非常有特点,来水量大时上口阔,能最大限度排水;来水量小时,下口窄,可以加快流速,再加上瓷瓦的光洁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淤堵几率,减轻维护强度。卵式排水管最后一次现身是1996年的中山路大规模改造,笔者闻讯后曾专程前往观看,100多年前不计成本的巧妙设计非常让人惊叹。现在,青岛市仍在使用的卵式排水管道仅余200多米,主要位于沂水路老市政府门前,但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根卵式排水管现收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螺口式陶瓷排水管道为排水系统支管,每根直径200毫米,长1米,由北威州科隆市克瑞摩布劳尔(音)陶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德国公司制造,1902年用船运送至青岛。这种管道与我们平常见的陶瓷排水管道不同的地方是承插口都带有丝扣,安装时先要缠上麻,再拧进去,最后再灌上沥青密封。目前已知保存下来的仅有7根,存放于青岛水务博物馆,是2014年安徽路排水管道改造时从老舍公园东侧起出的。卵式排水管和螺口式排水管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安装难度大,德占以后新建和扩建的排水设施均未再次采用,这两种独有的排水管竟成了青岛被殖民的历史见证和遗存。

前海不为人知的两座建筑

在现在的河南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栈桥一侧,有一个黄墙锥顶的一层建筑。在太平路青岛育才中学正门的左侧铁栅栏内,有一个黄墙舌瓦的一层尖顶建筑。只要是青岛人应该都曾路过这两个地方,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它的用途。实际上,这两座建筑是有110多年历史的泵站,而且一个是抽水的,一个是排水的。正对着河南路的建筑叫栈桥汲水泵站,是青岛市最早和唯一保留下来的汲水专用建筑,建成于1901年,德占当局建设它的目的是抽取海水用于冲刷道路。正对着人民会堂正门的泵站叫太平路污水提升泵站,是青岛市最早之一和唯一保留下来的污水提升泵站,建成于1903年,德占当局建设它的目的是将流域内汇集的污水沉淀后提升排入海中。栈桥汲水泵站是填礁建成的,当时建筑外1米就是大海。现在旁边的空地和卫生间是此后几经扩填形成的。因为海水中的盐分损害植被,栈桥汲水泵站停用时间未能考证,幸运的是泵站主体建筑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德占时期德国人在青岛一共建设了4个污水提升泵站,分别是190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广州路泵站和太平路泵站、190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南海路泵站、190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乐陵路泵站,此后分别称为第一排泄处、第三排泄处、第二排泄处和第四排泄处。其中,南海路泵站是唯一的风力提升泵站。据资料记载,1909年广州路泵站全年的污水排放量为21万吨,日均排放污水575吨,说明当时青岛城市排水系统已达到了相当规模。此后,青岛历经了两次日本占领、两次民国政府接管,但城市排水系统没有太大的发展。至青岛解放,共建有排水管道200余公里。其中,雨水管道64公里,污水管道106公里,雨水污水混合管道30公里,明沟暗渠19.6公里。排水提升泵站依旧是德占时期建设的4个,但每个都在水泵功率及水量提升上有所突破,年排放污水之和约640万立方米。

遗憾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量增大,泵站虽几经扩容,但最终系统功能无法满足需求,除太平路泵站外,其余3个泵站已全部拆除重建。历史上,太平路污水提升泵站也经历了几次扩容改造,建筑本身也稍有变化。一是外墙的电线由明线改为暗线了。二是不知何时何因北侧屋顶两只装饰的“耳朵”少了一只。三是北墙附建了厚厚的混凝土墙,据说是日占时期修建的碉堡,但笔者几经考证未得出结论。 2014年最近一次改扩建时,为保护原建筑,青岛水务集团在旁边重新建设了新的地下泵站,将原建筑修缮后作为值班室使用,每年4月至6月的水务开放日时对市民开放,免费参观。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环保意识和要求的提高,青岛市开始大规模实施截污工程,污水提升泵站也已不再向大海直接排放污水,而是转向就近的污水处理厂输送污水,经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的最高排放标准后再排放。部分处理后的水经中水处理厂再净化后,用于河道补水、园林绿化、景观用水。目前,青岛水务集团排水公司管理的雨水、污水泵站已有28座,日输排水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

青岛的“古力”文化

对外地人来说,乍听到“古力”一词绝对不知道是啥意思,但对青岛人来说连反应都不用反应,不就是井盖儿吗。没错,就是泛指井盖儿。 “古力”一词是青岛人对窨井特有的称谓,带有强烈的历史印记和殖民色彩,来源于德语“GUL-LY”的音译,原指道路上可供人出入的带有井盖的地下雨水污水管道检查维修设施,后泛指所有行业安装在道路上的检查井。至今,这一带有浓厚殖民文化的称谓仍为市民广泛使用,并已被汉语音译文字正式固定了下来。

德占时期使用的“古力”一般为圆形或正方形铸铁,尺寸不一,由底座和盖两部分组成。这些井盖大多中间铸有一个“K”字,上方围绕“K”字铸有产地和厂名的小字母,还有一部分铸有“WT”或只有图案无铭文。这些井盖在青岛西部的老城区现在仍然能见到,只不过随着城市改造的进程越来越少了。有学者认为“K”字应为德文“KANAL”的第一个字母,即管道、暗渠的意思。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德语“KIAUTSCHOU”胶澳的首字母,意指胶澳租借区专属。笔者在参与筹建青岛水务博物馆时曾反复考证,并在德国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青岛纪录片中得到印证,确认就是指排水检查井盖。

青岛德占时期敷设的“古力”只有排水、自来水少数几种,现在已发展到燃气、供热、电力、通讯、中水、有线电视、路灯等十几个行业和门类,每个行业的“古力”又分多种类别和大小,仅供水行业的就有供截水门、撤水门、空气门、消火栓、检查井等使用的多种“古力”,材质也由最初的铸铁发展到了熟铁、水泥、塑胶、球磨铸铁等,形制也出现了椭圆、异型、镂空、防盗、防坠、彩绘等。因为数量是动态的,无法确切统计,仅笔者了解到的青岛水务排水公司管理的各类“古力”已超过12万个,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管理的各类“古力”接近3.2万个,保守推算,青岛市各行各业的“古力”总数至少超过20万个,近100个种类。

如此浩繁的道路设施和历史也催生了青岛特有的 “古力”文化,有人专门从事“古力”种类研究,有人专门从事“古力”收集,有人专门从事“古力”摄影,甚至还有人专门出了“古力”明信片、“古力”大全彩页。

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费

青岛建置初期,所有污水均通过天然沟河自然流放。德国租借青岛后,先后建立的广州路、乐陵路、太平路、南海路4座排水提升泵站均设有沉淀池,对污水进行简单沉淀后排放入海,日污水处理能力为495立方米。 1963年,青岛市在团岛建设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日处理污水1.1万立方米,处理方式为一级处理,1965年建成投入使用,实际日处理污水6400立方米。污水经处理池过滤后排放入海,沉淀后的污泥作为肥料运往农场。1978年青岛市进行了二级污水处理方法试验。 1981年和1982年,相继在延安三路南端建成小型、中型污水处理试验站各一座,日处理污水3500立方米,占全市污水排放总量的0.92%。

青岛真正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由外方援建的青岛第一座现代化二级污水处理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当年起青岛市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用于污水厂的基本维护和运行。污水处理费与自来水水费合并收取,当年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费是每立方米1.5元,其中自来水水费1.35元,污水处理费0.15元,收取后由财政拨付。

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投产后,青岛市又有李村河、团岛、麦岛等11座采用国际先进工艺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投入运行。同时相继建成海泊河、团岛等中水回用工程,新建垃圾渗沥液处理厂、污泥堆肥处理厂各1座。 2018年,采用膜处理工艺的市区首座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投产,同时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及调蓄工程竣工,每天向李村河生态补水20万立方米,使李村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对于青岛城市的供水和排水,青岛真正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起步虽然晚了90多年,发展也不过20多年,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环保日益受到公众关注,青岛市政府持续投入的力度前所未有,从过去只进行简单的沉淀排放,到现在青岛水务集团日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实现辖区内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排放,极大地保护了岛城的海域环境,为青岛的节能减排、胶州湾水质的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表于 2019-8-19 11: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整合二百余项人才服务 青岛市人才数智赋能
    • 第二批“青岛优品”名单发布 共85个品牌入
    • 青岛市纪委监委通报!宗芳宇被开除党籍!
    • 青岛为1.3万部电梯加装电动车阻止系统
    •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青岛今年建成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11-30 13:34 , Processed in 0.159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