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国际城市权威评级机构GAWC、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2017年度分别发布的有关国际城市的评级结果,青岛国际化程度实现“三级跳”,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85位。市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进办)委托普华永道研究编制的《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年度评估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和《青岛市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综合发展愿景报告》(以下简称《愿景报告》)同时发布,对青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解读。
两大榜单, 青岛国际化程度“三级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市启动实施了国际城市战略。通过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本市国际城市世界排名快速提升。在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提到了两个国际城市权威评级机构发布的评选榜单,青岛市国际化程度在世界、国内的排名实现“双跃级”。
2017年4月份,全球知名的世界城市评级机构GAWC公布《2016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报告》。该报告的评价体系是对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多纬度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大致包含国际知名度、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人口规模、国际机场、国际港口、先进的交通系统与通信设备、对外资的吸引力、金融业与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蜚声国际的文化影响力、有影响力的传媒与体育社群等。马卫刚指出,在GAWC机构1999年开始发布的前4次榜单中,青岛未进入过前十二级。自2010年开始,青岛被评为第十二级成长性城市、列第267位,随后2012年被评为第十一级高成长性城市、列第193位。2016年,在入选的361个世界城市中,青岛市由2012年的第193位快速跃升至第143位,青岛的档次也由2012年的第十一级“高成长性”,直升三级跃升至第八级的“Gamma+”级。
另一个榜单是,201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在广州举行的世界城市日——全球城市竞争力论坛上共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房价,改变城市世界》。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联合国人居署城市经济与财政局牵头,全球众多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参与,构建了城市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并测度了全球1007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指数。在揭晓的全球竞争力榜单中,青岛城市等级为C+,经济竞争力为0.6462、排名全球第85位,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15位。
“这两个评级机构的评选结果表明,青岛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这也充分体现出青岛市实施国际城市战略取得的积极成效。”马卫刚解读称。
对标上海,5大国际化能力明显提升
《评估报告》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覆盖了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成长力、国际吸引力、国际支撑力等五个国际化能力,并通过分析比较35项具体指标,对青岛市与高水平国际城市之间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估。报告得出结论:第一,青岛国际成长力指标进步最为显著,增速达16%;第二,青岛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注入新活力;第三,青岛的国际支撑力继续维持国内较高水平;第四,青岛在国际吸引力方面表现优秀;第五,青岛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
马卫刚称,在以上海市为基准的国际城市指标体系中,青岛市2016年评估指标总分取得了5%以上的提升,在吸引国际科教资源、建立优美的生态环境、提供完善的公共医疗等方面表现突出。2017年青岛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已从在国际上影响力有限,仅能承载自身需求的初级国际城市成长为承载着地区经济中心、国际资源聚集地和对外交流门户等职能的较高等级国际城市,体现了青岛打造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阶段性成果。
到2021年,初步建成国际海洋名城
《愿景报告》对青岛未来国际海洋名城建设进行了发展愿景描绘,提出到2035年,崛起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知名城市。
《愿景报告》对到2021年的中期目标进行了描绘。到2021年,青岛将初步建成国际海洋名城的基本框架,为中远规划期奠定良好基础。《愿景报告》提出了青岛市中远规划期发展将实现的三大方面提升。
首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国际支撑力。马卫刚表示,青岛市应着重提升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如学校、剧院、博物馆、医疗设施以及公园等。另一方面,青岛市也应致力于保护历史街区和文物建筑,塑造城市和社会的特性与场所感,并努力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实现绿地、水系和开放空间最大化。全面提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实现青岛国际支撑力的提高。
其次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口结构优化增长,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促进青岛市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口的稳定上升。“想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际城市,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青岛市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拥有充足的高质量房屋和街区。”马卫刚表示。
第三大提升,体现在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的国际吸引力。青岛市应在提高道路系统的交通运输力,优化水路、铁路交通,提高转运能力的同时,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增加自行车租赁、停放设施,提升采用自行车的出行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