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程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常常是因若干点上的突破,加速系统的演化和跃迁。国家级新区,正是这样一些“点”。
以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为起点,30多年来我国共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时至今日,它们已经成长为区域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在国家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成为肩负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十年间,西海岸新区不断领改革之先、创制度之新,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崛起在胶州湾西岸 李金辉 摄
6月2日,新时代新征程展现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担当新作为座谈会召开,这是总结回望来时路,也是谋划眺望前行路。
新区“新”在哪?站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又当如何保持常“新”?
一、“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扛起“国之大者”
1992年,“站在地球仪旁思考”开发事业的浦东新区,拉开了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大幕。30多年过去,19个国家级新区以现代化新城的模样,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次第生长。不同于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战略地位不凡,可以说,每一个区都肩负重任而来。
商务部发布评估报告显示,青岛自贸片区稳居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
心怀“国之大者”,服务融入国家战略。
新区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迫切需要探索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入列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在批复文件中要求,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西海岸新区被赋予了担当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国之重任、历史使命。多年来,西海岸新区持续发起经略海洋攻坚战,努力成为海洋开放合作撬动点、海洋产业发展突破点、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坚持制度型开放与深层次改革双向互促,青岛自贸片区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增强开放示范引领作用……
“海葵一号”在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目前已抵达流花油田作业海域 图源:海油工程
拉高标杆,与强者角力、与快者赛跑。
在激烈的国家级新区竞争中,西海岸新区抬高标杆,敢于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对标先进,西海岸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面对产业布局等不足,锚定实体经济,在加大项目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用力,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
十年间,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3.4亿元、实现翻番增长。在国家级新区序列中,列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排名第三,已经踏入全国最强区市的竞赛场。
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
走在前,当好“领头羊”“排头兵”。
在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国家级新区是重要的一环。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点,国家级新区应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排头兵”,引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产生强大辐射效应。2023年,19个国家级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2万亿元,以占全国0.2%左右的人口和面积,创造了占全国5%的经济总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过去10年来,西海岸新区汇聚高端资源要素,打造强劲发展引擎,提升辐射带动作用。GDP从超过省内3个地市到超越10个地市,成为山东首个GDP超5000亿元的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对青岛全市增长贡献度超过30%。
二、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新区,就要走新路。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一路大胆探索,一路高歌猛进,国家级新区尽显改革“闯将”、开放“先锋”、创新“能手”的本色。
敢为天下“先”。
胶州湾西岸,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从1984年获批建立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就站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排。此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量级功能区相继铺开,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全新的事业。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先例可遵循,就去创造先例;没有经验可借鉴,就在实践中获得经验。“闯”,西海岸新区从未停顿。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是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作为全国唯一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原青岛开发区)、县级市(原胶南市)合并而成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勇于先行先试——
闯入行政区划调整的“禁区”,在较短时间内稳妥完成了原胶南市、原黄岛区、原西海岸经济新区三套机构的整合和重新理顺;抵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逐步构建起“新区管统筹、功能区重发展、镇街强治理”的架构体系,被誉为“最顺新区体制”;踏入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盲区”,推进制度型开放,4年累计形成285项制度创新案例,12项获国务院、国家部委全国复制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以“新”应“变”、以“创”开“路”,西海岸新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160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农村综合性改革、市场和质量监管创新等200余项经验全省全国推广,创造了29项“世界之最”“全国第一”,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
善为天下“新”。
新区之新,在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始终是引领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年来,西海岸新区创新工作路径,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路数打法。
比如,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率先成立工委科技委,整合资源、握指成拳,举全区之力引建大院所、大装置,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比如,在壮大新质生产力上,制定“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工作体系,“5+5+7”重点产业裂变式增长。
比如,在推动区域发展上,把功能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向功能区充分赋权,功能区的事功能区办。功能区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引进项目、完成投资均占全区六成,成为名副其实的主阵地。
西海岸新区着力塑造“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
再如,在厚植文化自信上,赓续海洋文化、齐鲁文化、琅琊文化历史文脉,融汇影视、音乐、啤酒、会展等时尚元素,铸就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彰显新区独特魅力。尤其是,着力打造的“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绽放时尚风采。
改革创新是新区发展的最大动力。面向未来,西海岸新区将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在推动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挥试验田作用,深度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三、十年树城,看得见、摸得着
海,依然是那片海,但城已不再是那座城。
40年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片荒滩丘陵起步,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之一。
10年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向着“高品质生活的新区样板”一路疾行,外在“颜值”、内在“品质”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崛起在胶州湾西岸。
西海岸新区“网红”环岛路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
十年来,西海岸新区“人民城市”的成色越来越足。
比如,下足绣花功夫,让城市更加宜居。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精雕细琢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比如,乡村全域振兴,让农民喜上眉梢。打造11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片区、产业集聚区梯次布局;特色小镇、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处处都是“希望的田野”。
西海岸新区大珠山风光
比如,呵护绿水青山,让生活走进自然。全面推行林长制、湾长制、河长制,连年开展绿化、亮化、美化行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所行之处皆是风景。
比如,致力民生福祉,让幸福更有质感。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平均每十天就新建改扩建一所中小学、幼儿园;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118万市民怀揣梦想踏上就业岗位。
“勾勒天际线形态,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是时代标杆”,西海岸新区将以一流规划塑造一流城市,着力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让世界的精彩在这里激情碰撞。
一域之光,全局添彩。十年一剑,再谱新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而言,时代考卷常新,奋斗之路漫漫。新征程上,这片火热的土地,期待打开新的未来。(作者:高云 李霞 春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