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380万亩秋粮完成收获 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10月29日下午,莱西市夏格庄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内,随着最后一垄小麦播种完成,标志着全市348.4万亩小麦播种全面结束。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5日下午,我市380万亩秋粮颗粒归仓,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超额完成省定面积、产量任务,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麦田冬季管理上,确保苗全苗壮、安全越冬。

58ee3d6d55fbb2fb798f8eb55a2224a94723dc62.webp.jpg

一年两季亩产粮食1.95吨

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里,玉米收获机、打捆机、播种机轮番上阵,秋收秋播压茬推进。“大农机帮忙,新技术落地,再加上田管不松劲,今年玉米单产比去年增加近百斤。”种粮大户姜永战的8000亩玉米田就在示范区内,他告诉记者,这要是放在以前,玉米晾晒都成问题,而今年大场镇政府专门打造了一个3万平方米的晾晒场,有效解决了玉米晾晒难题。根据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规划,未来这里还将建设烘干塔、储粮仓、专家工作站,这让姜永战的信心更足了。

10月17日,经省级专家组对平度市蓼兰镇、莱西市沽河街道两个绿色增粮先行区玉米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116.2公斤和1030.7公斤,双双实现单季亩产超吨粮。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示范区百亩小麦-玉米“超吨半粮”高产攻关田,创出同一地块一年两季亩产粮食1.95吨的青岛历史最高纪录,粮食产能推向亩产“双吨粮”大关。

目前我市已经将小麦、玉米纳入政策性保险,由种植险过渡到完全成本险,保额每亩最高由600元提高到950元。将大豆纳入政策性保险,保额每亩350元,选取平度市开展玉米收入保险试点,保额每亩1000元,进一步稳定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黑科技”除虫还能减轻污染

8月8日,在位于即墨区绿色增粮示范区万亩方玉米田里,5架植保无人机轰鸣起飞,空投下一对对乒乓球大小的白色弹丸,里面装的是生物防治领域的“尖兵”——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精准地进入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卵,然后“借壳”生子并“吃掉”害虫,实现“以虫治虫”。

“我的1700亩地如果喷洒农药预防害虫,不仅耗时费力,防治效果也不理想。通过这样的植保新科技,不但实现了生物防治,而且为我节省了34000元钱。”蓝村街道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刘君绪看着玉米田上空的无人机,高兴地介绍,作为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通过赤眼蜂防治这项“黑科技”,不仅可以实现一亩地减少15克化学药剂的使用,还将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中后期害虫基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强化高端智慧农机推广

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深挖作业潜力,打好机械化促增产攻坚战,全力保障“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开展。科学调度跨区作业机具,以镇为单位成立应急作业服务队57支,累计组织上阵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类机械18万多台(套)。开展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培训各类农机手1万多人次。全市检修农机具18万台套。强化高端智慧农机推广,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

落实1.79亿元支持购买农机具1.6万台。印发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通告,开通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发放跨区作业证900余张,会同交通部门在辖区内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25个,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农机跨区转运通畅。加大机械化作业装备与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户机手“选用好机”“把机用好”,力争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晶 通讯员 修仙鹏 冯志 摄影报道)

发表于 2023-10-30 1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山东省高考分数线公布
    • 青岛纪委通报!市南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
    • 事关私人小客车合乘认定 青岛征求社会意见
    • 对符合条件科技型企业融资予以贴息!青岛出
    • 青岛:沿海“避暑游”升温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6-27 00:49 , Processed in 0.1401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