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旅游、体育、健康、教育…青岛服务业70载如何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服务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纯保障民生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聚焦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亮点纷呈,新动力新动能加速成长。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


QQ截图20190910095207.jpg


一、从边缘到领跑,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从服务业发展进程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变迁,我市服务业经历了低速徘徊、恢复性增长、加速发展、迈入新征程和提质升级等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服务业低速徘徊(1949-1978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不稳定,服务业在波动中低速徘徊。194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有0.58亿元,经过近30年的发展,1978年也仅达到9.45亿元,年均增长10.1%,尤其在“三五”和“四五”时期,年均增长仅为3.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1949-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41.6:38.3:20.1变为22.7∶52.7∶24.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服务业恢复性增长(1979-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各项经济改革随之逐步启动。特别是“七五”时期,我市把加快发展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第三产业列为经济建设重要方针之一。1979-1992年服务业呈现恢复性快速发展,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7.2%,199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7.1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3.4%。


第三阶段服务业加速发展(1993-2005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推动下,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199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6.35亿元。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17.1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1.6%。1993-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1.7%。


第四阶段服务业迈入新征程(2006-2012年)

进入“十一五”时期,全市大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服务业全面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逐渐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这一时期,全市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服务业中的物流、金融、商务会展等与生产密切相关行业的发展。201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03.4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8.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第五阶段服务业提质升级(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服务业发展进入提质升级的关键期,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和促进了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壮大,服务业向着优质高效转型升级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61.70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擎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8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764.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4%,高出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


二、从缺失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服务业几近凋敝,基础设施简陋匮乏,公共服务水平低下。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运输、电信、金融等服务领域阔步发展。


(一)交通运输服务能力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承载能力不断攀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解决交通运输短板为突破口,建立完善了“大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物流等运输方式涌现,智慧交通、绿色出行、高效物流等快速兴起,为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8年全市客运量8217万人,是1949年的23.5倍;货运量36235万吨,是1949年的63.6倍;港口吞吐量从1949年的73万吨增长到5.4亿吨。2018年末拥有航线192条,其中,国内航线160条,国际航线2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3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454万人,航空货邮吞吐量22万吨。全年地铁总运营里程915万列公里,总客运量15294万人次。


(二)电信业加速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电信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通信技术水平和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移动电话的普及应用、宽带网络的技术革新都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全市把握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新机遇,充分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编制出台了《青岛市移动基站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从网络大市向着网络强市迈进。1978-2018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从1.0亿元增长到568亿元。2018年全市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3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59万户,分别比2008年增长166.4%和101.3%。


(三)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金融业结构趋于优化,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筹融资能力显著增强,金融业发展空间空前广阔。近年来,全市金融业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平台,加速聚集金融资源,完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青岛全球财富中心、金家岭金融新区相继引入全球多家名企总部,全省首个基金中心——PE•兴业中心正式入驻,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聚集效应逐渐显现。1949-2018年,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从693万元增长到15532.2亿元,年均增长19.5%;储蓄存款从28万元增长到5913.7亿元,年均增长23.5%。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39.4亿元,是2000年的20倍。截至2018年底,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57家。金融业全年实现增加值800.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从单一到丰富,服务百姓生活更趋多元,幸福产业增进民生福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服务方式日趋多样,不断丰富百姓生活。随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旅游、体育、健康、教育等关系民生的幸福产业逐渐壮大。


(一)旅游业活力强劲

改革开放拉开了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序幕,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尤其是本世纪初将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加之假日经济的出现,在旅游黄金周、奥运、节庆及会展效应的带动下,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上合峰会的召开让世界聚焦青岛,为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8年全市旅行社数量从1978年的2家发展到544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9家,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544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867.1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7.6倍和17.8倍,其中,接待国内游客98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651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7.7倍和18.6倍;接待入境游客1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1.6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5.9倍和8.2倍。


(二)体育产业蒸蒸日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体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指引下,体育产业蒸蒸日上。1979年我市被列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1983、1986、1990年连续三届被国家体委命名为“田径之乡”,莱西、平度、即墨、胶州等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区市。新建、扩建和改建了弘诚体育场、虎山军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城阳体育训练基地、天泰体育场、颐中体育场等一大批体育场馆,特别是为举办奥帆赛和全运会,兴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比赛场馆。近年来规划建设了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以及市射击运动中心、平度奥体中心、青岛市皮划赛艇训练基地、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训练比赛馆、青岛市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6处新场馆,推动体育产业再上台阶。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重点体校8所,学员1370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1846人。2018年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53枚,银牌247枚,铜牌236枚。全市健身设施达9200余处,基本建成城区“8分钟健身圈”,实现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三)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全市只有卫生机构80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仅有2637人,千人拥有医生仅0.32人、拥有床位数0.27张。改革开放后,卫生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医疗卫生基础建设逐步加强,医疗手段日益完善,城乡居民的医疗条件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扎实推进医疗改革工作,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逐步完善,农村卫生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2017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省内首家互联网医院,2018年11月获得正式批准,成为省内首批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为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8027个,是1978年的6.8倍,其中,医院、卫生院42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17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4万人,是1978年的5.0倍,其中,医生3.5万人,是1978年的5.9倍。全市拥有医疗床位5.8万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由1978年的2.24张提高到6.82张。


(四)教育行业驶入快车道

教育是事关发展的基础工程,全市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行业发展。1952年市区基本普及了小学六年教育,1957年创办了民办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行业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形成了规模较大、门类齐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良好格局。1989年4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依法宣布在全市城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颁布了《青岛市义务教育条例》,标志着全市九年义务教育纳入法制化管理。1994年全市160个乡镇全部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比全省提前三年半,比全国提前六年半实现“两基”目标。近年来,全市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实施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现代化学校创建、市区普通高中外迁新建等项目,推进全市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100%、99%,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职教体系初步建立,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5所,是1978年的6.3倍,其中,普通高校2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5.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7万人,初中在校生26.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7.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4万人。


四、从传统到现代,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孕育,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市服务业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在保持传统市场规模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近年来,各行业相互推动,协调有序快速发展,新兴行业蓬勃兴起,新动能加快孕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重要驱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和优化,对推动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2018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73.7亿元,是2012年的1.9倍,年均增速达到11.1%,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和全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达到54.3%和30.6%。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高技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近年来,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培育市场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2018年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和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和2.5%。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398家,从高技术服务业九个领域收入构成看,信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较高,分别为67.4%、18.5%。


(三)新服务企业发展潜力逐渐显现

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一批新服务企业不断涌现和成长,规模效益持续向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2018年全市新服务企业实现增加值6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和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4%和5.3%。规模以上新服务企业1253家,实现营业收入1206.3亿元,从新服务五个领域收入构成看,现代生产性服务、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收入占比较高,分别为57.3%、25.1%。


(四)科技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全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积极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着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业体系构架基本形成。2018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345.9亿元,是2014年的2.8倍,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和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和2.9%。截至2018年底,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9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92家,各类创新孵化载体达到344家。技术合同服务点17个、技术转移机构127家、技术经纪人600余人,全年实现技术交易755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55.82亿元。专利代理机构47家,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25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1088件。


七十年的实践,七十年的辉煌,全市服务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成长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主引擎。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目标引领下,服务业发展潜力和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必将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表于 2019-9-10 09: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整合二百余项人才服务 青岛市人才数智赋能
    • 第二批“青岛优品”名单发布 共85个品牌入
    • 青岛市纪委监委通报!宗芳宇被开除党籍!
    • 青岛为1.3万部电梯加装电动车阻止系统
    •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青岛今年建成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4-11-30 18:38 , Processed in 0.15744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