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0月24日下发了“关于印发《青岛市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介绍,在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本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作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
>>>青岛特色
突出影视、海洋文化产业
方案中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有意义有品位有市场的文化服务。
《方案》坚持青岛特色,聚焦市文化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既严格对照《省实施方案》的原则要求,又结合青岛市具体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比如,在目标任务方面,突出了影视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和文化与金融融合等内容。
在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本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作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提出增强文化供给能力、完善文化设施网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等5方面38项具体任务。内容涵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文艺创作生产、文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
>>>文化惠民
未来图书馆藏人均超1.8册
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推进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继续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工作,错时开放时间不低于开放时间的1/3,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每周开放不少于42小时;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不少于56小时,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群众数量年均达到700万人次以上。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推广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项目,使全市公共图书馆具备全天候自助借阅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开展“领读一百天改变人生路”“全市农民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活动。到2020年各区市公共图书馆(室)图书藏量要达到本区域常住人口人均1.8册以上。
支持城市数字影院升级改造,到2020年全市影院达到100家、银幕630块,其中3D银幕达到440块,实现票房收入8.5亿元。实施流动服务提升工程,每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至少配备一辆流动服务车,面向基层和农村开展流动服务。
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品牌。强化“东亚文化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岛”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广泛开展“市民五王大赛”“微演艺六进”“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市民文化艺术节”“文化大讲堂”“雅乐惠民”“银龄欢歌大舞台”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造10个以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的市级文化品牌。
>>>公共服务
八成以上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继续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政策,对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青岛文化特色的精品佳作进行扶持和奖励。积极引导和鼓励搭建网络文艺创作和传播平台,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好更多的网络艺术佳作。实施青岛市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到2020年筛选推出3~5部精品剧目,打造一批在国内文艺舞台产生较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开展影视精品推进工程,到2020年扶持创作50部优秀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模式和运转顺畅、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公共博物馆建设。鼓励有独特地方文化资源的区(市)建设特色博物馆。引导非国有和行业专题类博物馆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其中非国有博物馆达70家。区(市)级博物馆基本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全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8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无线网络
实现公共文化场所全覆盖
加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探索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无线网络建设,实现公共文化场所全覆盖。建立“文化青岛云”,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强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市图书馆形成15个以上特色数字资源库,各区市图书馆至少建设2个特色数字资源库。
优化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方案中提出,编制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善提升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市全部镇(街道)实现独立设置综合文化站,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完善功能布局和设施设备配备,使之成为集综合活动、图书阅览、教育培训、数字化文化服务、广播宣传、展览展示、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
加强文化场所规划保护,开展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实施评估,构建规划管理与实施保障机制,统筹整合政府部门力量,实现多部门间的联席协作。在相关规划编制和审批中充分保护利用古村落、古街、古民居、老旧厂房等,加强对历史文化设施、建筑、街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开展第三批历史建筑认定工作,对符合标准的历史建筑进行确定、公布。
>>>金凤竞飞
打造文化创意“小巨人”
实施“金凤竞飞”计划。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小巨人”企业。支持文化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选“千帆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文化企业可按规定优先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及资助,每家贷款企业年度内可享受保险费资助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享受保险费资助每年最高不超过8万元,享受贴息资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孵化和服务功能,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加快电竞产业培育,制定出台电竞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海岸、海港、海湾、海岛的独特魅力和优秀文化遗产,打造海城联动、古今交融、轴带展开、梯次推进的滨海文化长廊。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体验经济,实施一批海洋文化体验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海洋文化体验品牌,加强古遗址、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等。
实施文化消费促进工程。依托互联网平台,投入专项资金,举办“青岛文化惠民消费季”,以看电影、看书、看演出以及参与文化艺术培训和体验等“三看一共享”活动为突破口,整合影院、书店、剧院、文化培训机构等文化消费资源,对参与看电影、看书、看演出、艺术培训的市民给予补贴,培育消费习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方案中还提出了包括财政、科技、外贸、税务、金融、土地、劳动等27条针对性很强的保障措施。比如各级财政落实提供不低于国家标准水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须的资金,支持文化科技企业融资发展;对图书、报纸、期刊等品种多、时效性强、出口次数频繁的文化产品,经海关批准,实施集中申报管理;优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对文化等小微企业金融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设立专业化的文创支行,积极探索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分析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