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青岛家长关于“中考强制分流职高”一事激烈争辩时,与山东同样是考试大省的江苏,已经行动了!
在反思理化危机、进行高考改革时,江苏对“职普分流”也进行了反思:普职1:1比例并不合理,在片面追求“高考录取率”的背后,其实是通过分数把一批孩子硬切下来,“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机会”,甚至对高考也产生了影响,参考人数少于招生人数! 因此,对于职普比例,江苏各市今后不再下指标,不做政策刚性要求,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满足学生自主性的要求!因为“政策应该是反映和尊重个人意愿,而不是违背个人意愿。” 江苏已经对 “中考强制一半分流职高” 说了不, 青岛呢? 江苏高考改革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上个月,江苏省再次对高考进行重大调整,新方案已经上报教育部审核,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
对江苏教育的忧虑来源于一组数字:江苏高考参考人数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54万,下降到2018年的33万,甚至招生人数超过参考人数。
“全国高考看江苏”。作为改革先锋,江苏省高考方案“十年四改”,最近的一次改革是2008年。
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对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以下简称“08方案”,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提出犀利批评。其引用调研数据显示,46%的老师、70%的家长认为它是“折腾”,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
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直言,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总分值低、选科功利化、学生科学素养低等问题。
为此,江苏省对高考再进行改革,新方案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设置选考科目;改变成绩构成,总分值75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分;使用全国统一试卷。
反思职普分流
江苏对“职普分流”也进行了反思。
目前,2018年江苏招生计划已明确增加1309个。2017年,江苏高考的总录取率达到91.91%,创下新高。但不能陶醉于现在的分数和录取率,以为达到90%就怎么样,如果算上中考提前分流,90%打个折只有45%,这里面其实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机会。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此后的2005年和2014年,国务院两度颁发文件,强调“职普相当”。
在地方层面,各省也据此制定自己的分流计划,江苏通过下硬指标,“执行得最为严格,分流得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在江苏省委召开的专题研究江苏高中招生、高考改革以及高考命题等事项的常委扩大会议上说,2002年国家出台政策是希望提高高中教育比例,不管上普高、职高,只要上就行。2005年是希望东部地区职高适当招收中西部地区学生,不让资源闲置。但在执行这一政策时,江苏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分母,突出分子,通过分数,把一批孩子硬切下来。“国家的政策应该是反映和尊重个人意愿,而不是违背个人意愿。”
例如,据《2016年南京市中考指南》,南京市安排2016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计划47565人,其中普通高中25060人。这意味着,有21940名初中生不能进入普高学校,约占总中考人数的46.6%。
在上述会议上,各市市委书记反思指出,江苏接近1:1的普职比例并不合理。50%的一刀切,使升学压力前移,中考升学压力巨大,逐渐传导至小学和幼儿园,也导致课外培训热、择校热。
多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50%的比例使一些孩子成绩不突出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读高中,一方家长辞职专门陪读,另一方家长在国内辛苦赚学费的模式越来越普遍。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对于职普比例,江苏各市今后不再下指标,不做政策刚性要求,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满足学生自主性的要求。提高高中生源是高考招生增录的第一步。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未来的目标,一是部属院校江苏招生比例不低于25%,3年内逐步达到30%;二是省属院校增加省内计划,确保大于50%。
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说,江苏人口占全国的5.8%,省外重点学校在苏的招生比例如果超过5.8%,才算正常,“我们在经济上对全国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要理直气壮地去争取。”
这一次,江苏直指教育问题的本质,并给出了立即解决的方案,要求限期落实到位,体现了江苏省各级官员的责任担当,如江苏省委书记最后的讲话,“我们不能为了好看,为了得到表扬,而牺牲孩子的利益。”
对, 自己的权利就应该理直气壮去争取; 对, 不能为了追求政绩牺牲孩子的利益。 那么, 青岛孩子自己的权利, 青岛孩子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争取呢?
小扑昨天推送了 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有支持职普分流的
大部分是反对的声音
在大部分人反对、 且江苏已经承认"职普分流"不合理 并取消“职普分流”的情况下, 青岛的反思呢? 青岛还要继续坚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