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2025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全市体育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矫曙光主持会议,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全记作全市体育工作报告。
会上,传达了全国、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莱西市、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和市体育运动学校分别围绕体育强区建设、青少年体育工作、赛事经济、“帆船之都”品牌建设和第26届省运会备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工作打算进行交流发言。
蔡全记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是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大湾区全运会决战决胜之年。2025全市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大局,积极推进体育领域改革发展,充分挖掘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助力文化传播中的多元价值功能,奋力谱写青岛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更加聚焦群众健身需求,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十四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工作,系统梳理“十四五”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围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系统推进全民健身领域改革,为完善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赋能。
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与体育强市相匹配的青训体系。按照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关于竞技体育改革部署要求,制定我市竞技体育改革方案,在构建竞技体育新型举国体制的框架内,着眼项目布局、三大球发展、备战参赛、人才培养等,逐步构建与国家布局目标一致的新型青训体系,不断夯实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基础。
深化体教融合,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要深刻认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战略性地位,紧紧围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两个主要目标,着力破解在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普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赛事热潮带来的发展机遇,完善支持赛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体育赛事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增长点和激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深化城市体育品牌建设,持续提升青岛体育影响力。品牌建设是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青岛体育影响力的有效手段。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深化城市体育品牌建设。
统筹抓好党建,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强化体育系统自身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切实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文 王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