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今年实现“千里绿道”“千园之城”目标

青岛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将新建城市绿道30公里、建设口袋公园50个

今年实现“千里绿道”“千园之城”目标


春天里,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奔赴户外,徜徉于绿色生态空间中。他们或浸润在“公园20分钟”的惬意里;或挥锹提水,播种下一棵棵新绿……

自2022年公园城市建设以来,青岛完成70个山头公园整治,建设口袋公园302个,新改建城市绿道336公里、林荫廊道145条、立体绿化322处,绿意更加盎然。

今年,青岛将常态化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新建城市绿道30公里,建设口袋公园50个,实现“千里绿道”“千园之城”目标。同时,组织义务植树活动200次以上,引导市民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900万人次,开展“公园+”系列活动150次以上。


9e1e86cb-dec0-4f54-952c-aa5dd1697be8.jpg

位于市北区劲松五路的一处街角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活动的新空间。


群众乐享,家门口全龄段绿色空间增多


随着春意渐浓,青岛越来越多的新建公园正成为市民遛娃、休闲的“新宠”:在李沧区银液泉路的象耳山儿童友好公园,秋千上飘荡着清脆的笑声,滑梯旁是孩子们灵活的身影,沙坑里藏着“挖呀挖”的童趣,处处洋溢着欢愉的气氛;而在位于重庆中路的青岛橙岛时尚体育公园,孩子们在桥下的多功能游乐设施穿梭攀爬,跑步爱好者迎着春风舒展身姿,定位各异的健身空间吸引着全龄段的市民共享运动之乐……

这般绿色惠民的图景,得益于青岛“改圃建园”的新实践。不久前,青岛市果树园艺总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市民张先生对该总场负责的这两处公园予以“点赞”。两处公园前身均为国有苗圃,因生产需求长期封闭管理,但随着城市发展,周边居民对绿地开放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缺晨练场所”“少遛娃空间”等诉求不断通过热线反馈到该总场,生产用地与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市园林和林业局创新提出“改圃建园”的改革思路,将植被保留与空间腾挪精巧平衡,让生产型苗圃升级为园艺体验公园,既延续着生态基底,又回应着民生期盼。

“希望增加家门口的活动空间。”“期盼散乱边角地能够整治提升。”“原先的公共绿地能否增加健身器材?”……民声所向处,正是施政发力点。梳理青岛近年来的市办实事清单,“太平山、浮山高品质保护整治和生态步道建设”“山头公园整治提升建设”“口袋公园建设”等词句勾勒出青岛绿色生态空间的拓展轨迹。去年,青岛还创新推出“青小园”品牌,为全市500余处口袋公园精心命名,推出“口袋公园地图手册”。

今年,青岛将深度挖掘“青小园”品牌潜力,全面实现“青小园”地图导航。充分挖掘城区边角地块、拆违地块建设口袋公园,推广口袋公园配建公厕、家长等候区模式,建设“青小园”口袋公园50处,重点完成我市老城区20处市级示范口袋公园建设,让更多边角地变成百姓身边的“幸福角”。


全面参与,因地制宜丰富绿化植物景观


草木蔓发时节,全城植绿热潮涌动。在青岛的公园、山头、河岸、村庄,越来越多的市民相携而出,积极参与到植绿、爱绿、护绿的行动中来。负责义务植树报名的工作人员透露,多场义务植树活动上线即报满。

这股绿色能量的背后,是日益完善的全民参与机制。整个三月,全市陆续发布百余场公众开放活动,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目前,青岛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包括植树、浇水、摆花、有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认种、认养、捐款、捐物、宣传、护鸟等7大类32种,方便市民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尽责活动中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企业、团队、志愿者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复壮后焕发新生的“青岛01号古树”被企业认养,企业工作人员会负责其日常的养护工作;公交场站、咖啡馆等场所挂牌“绿色驿站”助力绿色宣传,公园、企业园区成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楼院里,居民通过参与共建活动,将闲置多年的大花坛改造成了“桂花园”,并由“绿化志愿队”的老伙计们精心养护……

绿意渐浓,葳蕤绘翠。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在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林业保护管理,探索民间林长工作。早前,白沙河湿地入海口11个河心岛上有人毁绿种菜、围岛猎捕,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组织志愿林长开展系统治理:设置警示标识、公开举报电话,联合环保、林业、生态警长定期巡视,广泛发动公众种植植被。经过系统治理,湿地重现近万只鸟类栖息的蓬勃生机,形成了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保护治理范本。

这种自上而下规划、自下而上参与的“双向奔赴”,正让青岛的绿色生态从城市景观逐渐变为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今年,青岛还将推广“公园小镇”和邻里“微花园”建设。试点推进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城阳区惜福镇街道、西海岸新区藏马镇等6个“公园小镇”建设,依托山区良好的生态基底,通过公园、绿道、农田、水域有效贯通,形成生态良好、生产集约、生活舒适的公园镇街环境。利用老城居住区小块闲置地、村庄小空地,根据城乡居民意愿建设100处邻里“微花园”,引导居民参与、体验、管理,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市民参与社区共治和社会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发表于 昨天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青岛供暖季正式结束 停热后仍有一些事项市
    • 青岛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今年实现“千里
    • 清明假期青岛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日均在途车
    • “文化+生态”驱动春日盛宴,青岛旅游订单
    • 完善海上游基础设施 提质“海上看青岛”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5-4-8 05:09 , Processed in 0.1459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