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天做了15个小时手术
心脏手术就如同刀尖在心脏上起舞。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高利,这名37岁的年轻专家至今已经参加心脏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仅去年一年就主刀心脏手术476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9.5%,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David手术可以在替换主动脉根部时保留心脏瓣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该手术在国际较大的心脏中心才可以开展,但手术例数不多。自2016年1月至今,刘高利和他的心外团队已完成多例David手术,都获得圆满成功,填补省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中最凶险的疾病,手术时间较长,甚至有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刘高利已完成超过100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率达到99%。
“看完病历后,病人何时该做手术,手术需要多长时间,术后有哪些疑难并发症,我都会有个判断,这个判断基本和实际情况吻合。”因为判断精准,业内送给他“小诸葛”的赞誉。
为曾经做过心脏搭桥但再次堵塞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搭桥,被很多心血管外科医生视为“畏途”。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医院的心外科医生一般会给出“不能再手术”的结论。刘高利以大量的心脏搭桥手术经验,凭借高超的手术技术,已经成功为6名患者实施了二次搭桥手术,他曾经一天做过5台搭桥手术,从早上8点进手术室一直手术到晚上11点。“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是很幸福的事情,中国医师节的设立是对医师辛苦工作的肯定,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把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代代传承。”
曾经,在家属的叫骂声中抢救患者
青岛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着全市所有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狂犬病……传染病临床是一个让很多人畏惧的工作。
曾有一名60多岁的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四处求医,因为年龄大且病情复杂,许多医生都选择了保肝的保守治疗方法,这意味着将放弃彻底治愈的机会。患者找到了范天利。范天利为患者制定了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方案。有人劝范天利不要冒这样的治疗风险,但他却坚持陪伴患者完成了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肝炎和糖尿病都有明显好转,恢复了健康。
还有一次,一名休克患者被送到六医,范天利诊断他患有出血热,但这个结论与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就诊的结论不一致,家属非常不认同。因为情况危急,范天利就在一群情绪激动的家属高声叫骂中采取抢救措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事后,家属既愧疚又感激,范天利平静地说:“我能够理解你们当时的心情,但请相信医生治病救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条件。”
建起微信群,让更多的女性学会自我保健
“以前我不了解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没想到现在我在线上帮助的人比面对面治疗的人翻了好几倍。引导大家做好健康保健,比治病更重要!”青岛妇儿医院妇科中心主任赵淑萍从事妇科工作近30年,她每天7点准时到单位,很少能在晚上10点之前离开,她的团队一天的手术量最高达28台。
赵淑萍曾在综合医院从业26年,2015年12月来到青岛妇儿医院,“刚来的时候,我发现人流患者特别多。很多女性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赵淑萍下决心要在三到五年时间里,不仅打造一个岛城亚专科最齐全、患者最信任的科室,还要把正确的健康理念传递给大家。很快,她先后开展了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妇产科介入、盆底疾病、宫颈疾病等亚专科,同时获批我省唯一的国家级PAC(人工流产后关爱)示范基地、山东省首家盆底康复技术培训基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长期分层次、个性化的精细跟踪管理。
“其实,现在很多人就诊是为了健康咨询,她们掌握的健康常识太少,甚至有误区。”科室的周末门诊量已达400多人次,赵淑萍团队不仅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还组建了各种疾病微信群,在群里答疑解惑,其中盆底康复综合管理群人数已达3000人。
这里的医生,还得是法律专家和心理专家
8月初,岛城酷热难当,连续有几名在户外作业的人员中暑,被青岛市中心医院的职业病科诊断为“职业病”,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主任陈艳霞告诉记者,“我们团队的医生,不仅要是医学专家,还得是法律专家,同时还要懂心理学,经常要做一些调解工作。”陈艳霞说,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前国家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疾病,许多人认为自己的疾病与工作有关,比如“鼠标手”“颈椎病”等,因为不在法定职业病名单内,实际上不算职业病,但因为这样的诊断“不合心意”而对医生指责、谩骂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的企业对医院牢骚满腹:“我们厂里那么多工人,为啥就他有职业病?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这时候,医生们都要针对不同情况做出耐心解释。“毕竟我们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一般性诊疗,我们的结论与职工的待遇挂钩,企业与职工立场不一致,往往就把医生推上风口浪尖。”
曾经有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连续有几个职工来市中心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电焊工尘肺”,属于职业病。陈艳霞团队就和安监部门一起去了企业,对这几个职工的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对企业提出早期干预措施。企业对电焊等岗位通风设施进行了整改,并更换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比常人多受5倍的核辐射,每天穿铅衣上班
青大附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60年,是国内创建核医学科室最早的单位之一。“我们这个科室很特殊,就是用放射性物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把放射性核素定向引入患者体内,进行靶向治疗。”青大附院核医学科副主任王叙馥自2003年硕士毕业后踏上这一岗位,一干就是15年。按照有关规定,正常人一年当中接受各种检查及环境辐射的摄取量不能超过1毫希辐,但核医学科的医务人员一年的“限额”是不超过5毫希辐。因此,核医学科的医生装备特别厚重,一件隔离衣之外,还要穿上一件重达15-20斤的“铅衣”。在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的酷暑,即使房间里有空调,一转眼的功夫就会汗流浃背。“这真是个体力活,铅衣穿一上午,臂膀就酸疼酸疼的。”王叙馥说。但也有的时候,为了应对紧急查房,大家会来不及穿铅衣。“我们全副武装,患者看着会有恐惧感,接受诊疗的时候也会有距离感。”因而,除了摆位注射等非常关键的场合,在问诊、查房或者关照患者的时候,医生有时会放弃铅衣的保护。
核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每天7点上班,中午从不休息,一天12小时连轴转,以减少患者在辐射环境里的等待时间。病房里还有一个24小时巡视的机器人护士,执行病人生命体征测量、辐射防护宣教等病房服务。“看到患者真正好起来,我们会有满满的职业自豪感。”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qingdaomop.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