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海天》 张有平 摄
《梦幻滨海暮色》 马美华 摄
《晚霞海天》 周健 摄
《为你摘下一朵云》 苗玮 摄
《青岛之窗》 王泽东 摄
《双臂擎天》 杨民修 摄 “把故事拍给大家看” ——对话摄影家解海龙 浮山湾畔,海天之巅,光影共鉴,记录城市。 7月23日,“光影海天”青岛海天中心主题影像作品征集大赛颁奖典礼在青岛海天中心圆满落幕。 “图片是一种记录手段,能更直观地呈现时代变迁。举办摄影大赛可以最大限度激发摄影爱好者去拍摄、去记录。”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希望工程的标志《大眼睛》的作者解海龙受邀出席闭幕仪式。在他看来,青岛海天中心举办摄影大赛,看上去是一次活动,但放到大的时间长河中,多年之后回头看,就是对这一时期的青岛的一份历史见证。 “这非常有意义。”解海龙说。 光影海天,不止一面 在青岛沿海一线的楼宇群中,369米的海天中心气势分外磅礴。这座承载了商务、文旅、楼宇经济等多重功能,俨然成为青岛蓬勃向新的摩天地标,释放着与城市活力共生的昂扬生机。 此次摄影大赛引导摄影师们将镜头聚焦海天中心,透过一座建筑,展现青岛这座城市的魅力。 “拍摄海天中心,可以呈现的不止一面。”解海龙说,“一幅好作品,要体现出海天中心作为青岛标志性、符号性的地位,带入代表时代的内容,才是对大楼的优美表达。” 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即呈现出海天中心的不同面向——《双臂擎天》呈现了建设中的海天中心触摸天际的恢弘场面;《远眺海天》和《梦幻滨海暮色》在不同的时间段、从不同的取景角度,记录了以海天中心为核心的青岛滨海一线的宏大景色;《晚霞海天》中,矗立在绚烂晚霞里的海天中心的三栋高楼,则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看到这张照片,就让我想到了节奏二字。摄影其实与音乐密切相关,如何体现出拍摄物的韵律,非常重要,高低不一的三栋楼展现了强烈的节奏律动。”解海龙说。 青岛这座城市的活力,也透过作品流淌出来。《青岛之窗》将视角从外部投射到云上海天的观光窗口,这是来自全球的游客纵览青岛城市风光的窗口,也是青岛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为你摘下一朵云》则将镜头聚焦两位在云上海天玩耍的小朋友,充满想象力的他们笑容灿烂,寄托着城市未来的希望。 这样的鲜活形象也引起了解海龙的注意。他表示,拍摄人物要多观察拍摄对象的自然状态,在拍摄之前就对人物状态有所准备、有所了解,体现出人物活动的韵律与节奏,才能够把人物拍得更加鲜活生动。 登上海天中心,让曾在青岛生活过三年的解海龙有了全新感受。75层的电梯拔地而起,将人送上云端。“高度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解海龙说道,“这让人有一种冲动,想要带自己的家人、朋友再来青岛。真的很敬佩青岛的城市建设者们。” 带着对青岛的无尽情谊,尽管此次在青岛的停留时间不到两天,但解海龙还是带足了设备,要记录下一个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的青岛。 “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在拼装备,拍的也都是一些同质化的东西。”解海龙感叹道,“好的摄影作品要有想法,有思想,有内容,要挖掘拍摄的艺术内涵,把故事拍给大家看,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一起来更好地建设整个城市、整个社会。” 用影像传递爱与希望 解海龙是希望工程标志性宣传片《大眼睛》的拍摄者。在解海龙镜头下,那张黑白竖图中,手握铅笔的小女孩苏明娟抬着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亿万中国人。 谈及拍摄这张照片的感受,解海龙表示,他只想真实地记录这些情况,为那些孩子多做一点事情。他说:“摄影没有什么技巧,只要注入感情,将身边发生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那就是好的作品。”这种朴素的摄影情怀,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感动和力量,激发了无数人对贫困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解海龙认为,人都有同理心,好的作品就是能够触碰到人内心中最脆弱的点。他一直致力于公益摄影事业,并在2012年创立了民间摄影艺术组织“龙影廊”。近年来,解海龙经常组织摄影同好们到各地采风,指导他们拍摄出真诚的、直抵人心的好作品。 “我希望这些公益摄影活动能够再多一些,海天中心就做得很好。”在他看来,“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时尚与浪漫,好的摄影要反映出城市不同的精神面貌,要让故事、让知识变成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他强调,摄影艺术的力量不仅在于记录美好的瞬间,更在于传递情感和希望。他希望更多的年轻摄影爱好者能通过自己的镜头,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为社会传递温暖与力量。 一次摄影大赛,一次对城市的光影记录。正如解海龙所说,光影海天不只是一次比赛,而是为城市、为时代留下更多感动与力量的瞬间。(杨光 王奕宁)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qingdaom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