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措并举、疏堵结合,着力解决生产、销售、停放、充电等各环节突出问题 全链条整治,给电动自行车安全“加码” 日前,青岛动员部署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停放、充电等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何让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安全充电,既是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源头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困扰社区管理人员和执法部门的难点所在。管好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关键在于相关措施要落在出行便利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交叉点”上,而找到“交叉点”的关键依靠的是精细化管理。让电动自行车安全与方便兼得,青岛正在不断探索“更优解”。 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 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由违规停放和充电引发的案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九成以上是因为停放在楼道、室内等位置。如何将电动自行车挡在楼外,是街道社区、物业等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将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谢谢。”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阜安景苑小区内,电梯识别出一辆电动自行车进入,随即发出警报,并“拒绝”关门,当电动自行车退出电梯后,电梯门才正常关闭。记者接连试了多部电梯,均被“拒之门外”。 “这是因为我们的电梯加装了AI阻车系统。”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为有效防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梯,灵珠山街道辖区内的54栋高层建筑已全部安装电梯AI阻车系统。 “堵”是权宜之计,“疏”才是根本之策。在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无处安放、无处充电的困境,增设停车棚和充电设施,让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是破解电动自行车入户进门的关键。 为此,灵珠山街道组织各社区进行调研,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停放位承载量不匹配的问题,投资40余万元为辖内12个住宅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车棚38处,充分满足辖区居民充电及停放需求。 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位的建设实现了小区“人车分离,集中充电”,自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列入2024年市办实事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增8842个充电位,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年底将完成1万个以上。 将隐患挡在“市场外” 电动自行车火灾到底有多可怕?“一旦着火90秒后,温度便可达到200℃,一辆电动自行车燃烧产生的毒气足以使上百人窒息而亡。这样的火灾一旦在楼道、房间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青岛消防人员提示。 “不仅在小区电梯安装了阻车系统,我们还在重点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同时物业、保洁人员在巡查中也会将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及时搬离。”李沧区浮山路街道旭东社区党委书记赵建介绍,社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越来越多,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介绍,检查中发现,很多车主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用电安全缺乏足够重视,要通过警示教育和常态化宣传,持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大队联合有关部门,利用社区内的楼宇电视、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借助街道、物业管理单位及企业单位微信群等途径,向公众普及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常识、电动自行车火灾危害等消防安全知识。 加强警示宣传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能够减少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现象。但是,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不应只被拦在“楼外”,更应被挡在“市场外”。 7月3日,青岛召开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动员部署暨专班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件事、全链条”解决好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难题。加强生产和销售端源头管控,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以“零容忍”姿态斩断非法生产销售网络链条。 如何处理老旧车辆及电池,是另一块需要补上的短板。目前,我国并未作出非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也不完善。《青岛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报废回收处置,加快建立蓄电池报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老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以旧换新,引导群众正规购买、置换和报废电动自行车。(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qingdaom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