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小扑网 首页 新鲜资讯 查看内容

金家岭街道居民展示老物件,感叹生活越来越好

2018-11-5 14:58| 发布者: 夏日V午茶| 评论: 0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改革开放成果累累,无论是我国的国家实力,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时代东风浩 ...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改革开放成果累累,无论是我国的国家实力,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金家岭新闻》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题报道,从金家岭街道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以老照片、老物件、老故事等形式,带你重温改革开放往事,探寻改革开放后金家岭居民生活的变化,聆听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乐章。


小小相机记录“光阴的故事” 
采访人:康城社区杨德胜

    120、135照相机;柯达、富士、乐凯、申光胶卷,曾经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录,现在都已被数码相机所取代,成为了一段色彩斑斓的美好回忆。家住康城社区懿品御府,今年61岁的杨德胜大叔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平日里爱好收藏老物件的杨大叔自然也少不了相机。10月26日,记者来到杨大叔的收藏室,一进门便一部部形态各异的相机挂满了墙。“改革开放之前,照相机是生活中的“奢侈品”,改革开放后,照相机开始普及。”杨大叔回忆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生产的长虹、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给照相机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我收的第一个相机,就是它,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一卷胶卷可以拍36张相片,杨大叔至今记忆犹新,由于胶卷这种珍贵的“不可逆”属性,每一次按下快门必须慎之又慎。也正因如此,当年每一张洗出来的照片都显得弥足珍重。

    “之后又出现了全自动、半自动相机,胶卷变成了彩色的。”杨德胜大叔向记者介绍道,如今,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彩色胶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让他十分感慨:“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都具有相当强的摄影功能,而且容易携带,操作简单,随手就可以拍照片,真是太方便了!”改革开放40年来,相机已从专业人士手中的“精密仪器”,变为寻常百姓家的普通物件。相机的外形和功能在变化,相机拍下的社会生活场景也在变化。

    当问到这些相机是否还能用时,杨大叔笑着说道:“它们只是被淘汰了,并不是被损坏了,它们是技术进步的见证者。”面对像素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价格越来越便宜的数码相机,那些使用胶卷照相的老相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曾聚焦的那个年代的变迁,却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记忆中。“在光线底下看胶卷”的日子成为一些人的童年回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胶片机拍出来的风格是数码取代不了的”,老相机里藏着光阴的故事。


一张改变命运的准考证

采访人:海大麦岛社区肖鹏

    这是一张1977年12月3日印发的高考准考证,肖鹏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卧室的小柜子里。尽管过去了40年,但准考证依旧清晰完好。“那个时候的准考证都是手写考生信息,照片黑白,还得用胶水粘上去。拿到证书的第一时间是好好的收起来,千万不要放口袋里面,万一洗的时候泡水了可就不好办了。”今年已72岁的肖大爷笑着对记者说。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那年高考在冬季,全国570万考生走进考场,作答这份改变命运的试卷。当时30岁的肖鹏就是其中之一。“我高中毕业那年正遇上学校停办,无奈之下走上了工作岗位,当时刚听到可以考试的消息时,我内心澎湃,因为我知道我的命运要改变了。恢复高考是改革开放起步的一个标志。”肖大爷感概道。十年的时间并未让肖大爷停下学习的脚步,也正是这样,他很顺利的考入了中国海洋大学,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子。

    1978年的改革开放,也同样拉开了留学热潮的序幕。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邓小平的部署吹响了青年学生走向世界的号角,迎来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留学大潮,造就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我们当时班里有44个人,几乎有一半都出国留学了。”肖大爷回忆道。

     1982年,肖大爷毕业留学,在中国海洋大学里担任教师,这一教便是36年,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从初期提出大规模校改工作,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再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扩招,到今年教育部刚刚提出的重视本科教育等政策,每一次改革都象征着我国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聊起教育,肖大爷津津乐道,他表示,虽然他现在不承担教学任务,只担任教学督导一职,但他依旧关注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动向。



缝纫机是我家的第一件“奢侈品”

采访人:康城社区居民石永华

   康城社区的居民石永华告诉记者,他是1971年结的婚,结婚的时候,什么家具、家电都没有,只有双方老人给做的被子和箱子,当时石用华和爱人居住在6平方的探亲房内,那时候,缝补衣服主要靠手缝。后来,石永华夫妇陆续有了两个孩子,他的爱人刘瑞美偶尔用厂子里的缝纫机,给孩子做衣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6年,照片里女儿的连衣裤是刘瑞美用厂里的缝纫机给缝制的,小儿子的衣服,是女儿穿剩下的。“当时,特别希望自己家里能有台缝纫机,可以随时的缝缝补补,随时做件衣服。”石永华说道。

     1978年,石永华搬进了单位分的18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空间开阔了很多,家里虽然可以放得下缝纫机,还是没有条件购买。直到1982年,家里买了缝纫机,那是家里的首件“大宝贝”,家人都很兴奋。“那时候谁家有个缝纫机,跟现在谁家有辆高档汽车的感觉差不多。”石永华说道。真有了缝纫机之后,发现用的其实并不多,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衣服大多是买的,也很少缝缝补补,很少有“老大穿完老二穿”的情况了,其实后来用的真是不多。“但那时候,要是没有,就感觉比别人家缺点什么似的。”石永华说起当时的心态。

   后来经历几次搬家,石永华一家从18平搬到36平方米的房子,再搬到52平方米,再搬到70多平方米,再搬到现在的大房子里。家里的家具、家电越来越多,经历几次搬家,老电视、冰箱、空调等换了好几次,而缝纫机,却一直保存着。石永华告诉记者,缝纫机买了之后,基本上用途很少,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都穿不完,缝纫机基本用不到了。“缝纫机买的时候,是我们家当时最大的开销,可以说是我家的首件‘奢侈品’,特别有纪念意义,要一直保留着。”石永华说,他家的缝纫机目前放在储物间里,虽然堆了很靠里,不容易拿出来,却从没想过要扔掉。



缝纫机是我家的第一件“奢侈品”

采访人:康城社区居民石永华

  康城社区的居民石永华告诉记者,他是1971年结的婚,结婚的时候,什么家具、家电都没有,只有双方老人给做的被子和箱子,当时石用华和爱人居住在6平方的探亲房内,那时候,缝补衣服主要靠手缝。后来,石永华夫妇陆续有了两个孩子,他的爱人刘瑞美偶尔用厂子里的缝纫机,给孩子做衣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6年,照片里女儿的连衣裤是刘瑞美用厂里的缝纫机给缝制的,小儿子的衣服,是女儿穿剩下的。“当时,特别希望自己家里能有台缝纫机,可以随时的缝缝补补,随时做件衣服。”石永华说道。

    1978年,石永华搬进了单位分的18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空间开阔了很多,家里虽然可以放得下缝纫机,还是没有条件购买。直到1982年,家里买了缝纫机,那是家里的首件“大宝贝”,家人都很兴奋。“那时候谁家有个缝纫机,跟现在谁家有辆高档汽车的感觉差不多。”石永华说道。真有了缝纫机之后,发现用的其实并不多,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衣服大多是买的,也很少缝缝补补,很少有“老大穿完老二穿”的情况了,其实后来用的真是不多。“但那时候,要是没有,就感觉比别人家缺点什么似的。”石永华说起当时的心态。

   后来经历几次搬家,石永华一家从18平搬到36平方米的房子,再搬到52平方米,再搬到70多平方米,再搬到现在的大房子里。家里的家具、家电越来越多,经历几次搬家,老电视、冰箱、空调等换了好几次,而缝纫机,却一直保存着。石永华告诉记者,缝纫机买了之后,基本上用途很少,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都穿不完,缝纫机基本用不到了。“缝纫机买的时候,是我们家当时最大的开销,可以说是我家的首件‘奢侈品’,特别有纪念意义,要一直保留着。”石永华说,他家的缝纫机目前放在储物间里,虽然堆了很靠里,不容易拿出来,却从没想过要扔掉。(半岛记者 王鹏 张杨 通讯员 于雅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4-10-6 07:14 , Processed in 0.0950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